大公產品

首页 > 生活 > 正文

流浪地球集大成

時間:2019-02-28 03:18:23來源:大公報

  圖:《流浪地球》改編自劉慈欣的科幻小說

  網絡上流傳一個笑話,有人去朋友家作客欲看電影,朋友問看《世界末日》好不好?答曰好。朋友再問放哪一部?原來,以「世界末日」為主題的科幻電影真的不少……由氣候變化、外星人入侵到外來天體撞擊,林林總總,但說到最徹底的,還是要數內地電影《流浪地球》中那種,太陽步向滅亡,把包括地球在內圍繞它周圍的行星吞噬,這樣的世界末日,要如何應對?\行光

電影《流浪地球》的劇情很簡單,科學家發現太陽即將耗盡氫氣,變成紅巨星吞噬地球,於是擬定一個求生計劃。有關方面在地球上興建一萬座「行星發動機」,目的是把地球加速到千分之五,預計用上二千五百年的時間,移去4.2光年外另一座恆星的軌道上。而在經過木星的時候,因為大量發動機失靈,地球面臨撞上木星的危機……故事的主線,則是劉培強與劉啟兩父子,如何在太空與地面拯救地球滅亡的危機。

  父子救世

  移動地球的點子並非《流浪地球》首創,五十多年前的日本片《妖星哥拉斯》已經提出過,但移動幾光年的距離,就應該是電影的原著作者劉慈欣先提出的。

  有趣的是,雖說是「科」幻片,《流浪地球》對於最關鍵的「行星發動機」着墨不多,只知道它是「燒石頭」的,到底根據什麼原理產生如此龐大的能量?電影沒有多加解釋,連創造一段虛擬的科學理論名字都費事。

  筆者比較關心的是,地球要跑了,那月球怎麼辦?這個問題在電影中也隻字不提(小說中倒有說),總之整個家園遷移的舞台,就是要讓劉培強、劉啟兩父子拯救人類的活劇上演。

  而這大段父子戲充滿了陳套的細節,像是兒子對父親的不諒解,對外部世界(地面)的好奇,以及最後反覆出現的自我犧牲拯救地球的情節,這些都曾在大量的科幻災難片中出現過。至於人類大遷移可能要面對的問題,像是社會組織會有什麼變化,除了抽籤移居地下城之外(留在地表是死路一條),電影呈現的人類社會和很多黑暗路線的科幻電影以至真實世界接近,都在高科技世界底下,有些低下層社會邊緣小人物之類(所以劉啟和妹妹朵朵才能偷跑上地表),整個人類社會如何面對這樣的極端狀況,其實沒有多少着墨。全片的視點都是集中在這對父子的身上,他們一天一地,但都是求生計劃的基層執行者、小人物。那些統籌整個行動的科學家、聯合政府官員之類,完全沒有出現。最能代表權威的,是護航太空站上那個人工智能系統。

  偏離原著

  吳京扮演的劉培強是派駐護航太空站的太空人,這個太空站無疑會讓人想到五十一年前電影中那艘太空船,以及冬眠的太空人,為了完成任務不惜犧牲人類的電腦,連出事的地點也是木星……看起來就像是在天上演《2001太空漫遊》(2001:A Space Odyssey),地面的情節則和《絕世天劫》(Armageddon)有幾分相似。至於視覺特技,可能是那凍僵了的地球最新奇,反而太空漫步什麼的,見慣見熟。其實,原著小說提供了不少視覺奇觀的點子,像是地球剎停自轉後的奇景,大量發動機引起的極端氣候什麼的,如果能拍到出來都會很壯觀,可惜電影沒有在這方面多下工夫。

  劉慈欣這次親自出任監製,把自己的同名短篇小說搬上銀幕,加上同一檔期上映的《瘋狂的外星人》也是源自他的小說,風頭一時無兩。《流浪地球》看起來比《瘋狂的外星人》接近原著,但也是和原著的精神大異其趣。原著小說的視點是全人類社會,寫面對災難時人類會出現的反應,是要把整個地球移動,還是造太空船逃亡較好,是爭論的焦點,地球上路之後,會有人懷疑太陽氦爆是一個建立極權的騙局,進而引發戰爭,反而像技術出錯撞向木星的低級錯誤並沒有出現。原著作者並沒有掛名編劇,現在的電影版,像是借了《流浪地球》的框架講一個單純的小人物對抗大災難故事。但如果依照原著的路線改編,則會變成一部充滿了人性、社會、倫理反思的深沉之作,票房恐怕難以達到現在的成績。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