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國際 > 正文

敘難民兄弟圓夢重獲聽覺

時間:2018-02-04 03:15:54來源:大公網

  【大公報訊】據聯合國難民署網站報道:敘利亞一對兄弟天生失聰,家人無力承擔手術費用。兄弟二人的故事在聯合國難民署一次探訪活動中被傳播至社交網絡,隨即引發廣泛關注。人道組織科威特紅新月會之後捐款5萬美元(約39萬港元),讓兩兄弟夢想成真,接受助聽器植入手術,他們第一次聽到了聲音。

  兩兄弟均十歲左右,據介紹,哥哥穆罕默德(Mohamed)和弟弟伊薩姆(Issam)從小不愛說話,父母卻誤認為這是因為兒子「害羞、安靜」,直到某次去檢查牙齒,牙醫發現男孩們對別人說的話毫無反應,最終才檢查確認兩兄弟其實是天生失聰。

  50萬難民逾半極貧

  敘利亞陷入戰火後,穆罕默德一家淪為難民,舉家逃離至鄰國黎巴嫩,安置在一個帳篷林立的避難所裏。一家人僅靠每月發放的飯票和父親做勞工勉強生活。這是敘利亞難民的「正常狀態」,據最新數據,敘利亞難民人數已超過50萬,當中逾半難民生活「極度貧困」。

  去年六月,聯合國難民署安排了一次探訪活動,由黎巴嫩知名女記者Rima Maktabi擔任親善大使。Maktabi在避難所附近遇到穆罕默德和伊薩姆,用手語對他們說:「你們真帥。」穆罕默德用手比畫稱:「謝謝,你也很漂亮。」隨後兩人擁抱。這段互動視頻被Maktabi發布到社交平台Twitter,隨後得到網友的熱情轉發與評論。

  人道組織科威特紅新月會之後為兩兄弟提供5萬美元捐款,支持其做手術。穆罕默德母親Badriyeh後來在採訪中回憶稱,聯合國難民署聯繫自己,問是否願意為兒子做手術,她當時反應道:「怎麼可能?我們根本出不起錢。」隨後便大哭起來。得知有捐款後,Badriyeh稱像是做夢。

  正在接受語言訓練

  2017年8月對穆罕默德一家來說是重要日子,兩兄弟各自進行了四小時的助聽器植入手術。不滿兩個月兄弟二人均恢復聽覺。母親說兩人一開始並不適應,聽到聲音還會被嚇一跳,不過他們很快愛上這種感覺,每次被叫到名字時,兄弟倆都會活潑雀躍地轉頭。

  母親還說,手術的成功也讓兩兄弟總算可以進學校上課,而所有學雜費亦由科威特紅新月提供。穆罕默德和伊薩姆每周上五天課,周六則去醫院進行語言訓練。

  數據顯示,敘利亞難民中,約兩成人為不同程度的殘障人士。聯合國難民署區域新聞官阿薩克指,穆罕默德和伊薩姆的例子證明,社交媒體擁有強大力量,若妥善利用,將協助慈善機構做出巨大改變。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