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國際 > 正文

NASA藉AI挖出「迷你太陽系」

時間:2017-12-16 03:16:14來源:大公網

  圖:開普勒太空望遠鏡/網上圖片

  【大公報訊】綜合英國《衛報》、中新社及美聯社報道:美國太空總署(NASA)14日宣布,首次成功利用谷歌人工智能(AI)技術,通過分析開普勒太空望遠鏡的觀測數據,在距離地球2545光年的開普勒-90星系中,又發現了第八顆行星,這使得開普勒-90與太陽系並列成為行星數量最多的星系,猶如一個「迷你版太陽系」。

  美國太空總署官網消息,這顆行星被命名為開普勒-90i。這是一顆炙熱的岩石星球,每14.4天繞其星系恆星開普勒-90(又稱KOI-351)一圈。它是開普勒-90星系的第八顆行星,意味着這一星系的已知行星數量與太陽系相同。

  得克薩斯大學天文學家范德伯格指出,開普勒-90星系就像一個「迷你版太陽系」,「你會發現小的行星在內,大的行星在外。不同的是,所有行星距離恆星更近。」

  用開普勒信號訓練神經網絡

  此次發現的重要性在於它第一次使用了神經網絡人工智能技術。谷歌技術人員表示,他們首先利用1.5萬個開普勒信號訓練神經網絡,通過分析行星經過時所造成的恆星光暗變化,來識別系外行星。在神經網絡「學會」後將它應用於670個此前已用其他方法找過行星的星系。

  結果不出所料,神經網絡人工智能技術在開普勒-90星系發現了被「遺漏」的第八顆行星開普勒-90i,它比地球大30%左右,由於距離恆星太近,其表面溫度高達427攝氏度,與太陽系中的水星類似。開普勒-90星系最外層的行星是一顆木星大小的氣體巨行星,公轉時間為331.6天,與地球類似。

  不過,科學家預測,開普勒-90星系中並沒有行星適合人類居住。

  人工智能準確率達96%

  開普勒望遠鏡在前四年裏找到了3.5萬個疑似行星信號,科學家運用自動化技術甚至人眼分析核實這些信號,但其中的弱信號往往被遺漏。而人工智能對於真實系外行星信號和假信號的判斷準確率達到了96%以上。

  美國太空總署天體物理學部門主任赫茲表示:「開普勒太空望遠鏡的數據中藏着許多科學家容易忽略的數據信息。它們等待着新科技和工具的發掘。行星開普勒-90i的發現,證實了借助人工智能將成為研究開普勒數據的一種全新方式。」研究人員計劃接下來繼續利用神經網絡尋找開普勒數據中隱藏的「寶藏」。

  2009年3月,美國太空總署將開普勒太空望遠鏡發射升空,旨在尋找太陽系外恆星周邊的繞軌行星,開普勒太空望遠鏡亦具有「行星神探」之稱。

  艾姆斯研究中心的開普勒項目科學家傑西指出,2009年前,NASA只知道326顆行星。開普勒望遠鏡已經幫助他們發現多達2500顆太陽系外行星。開普勒太空望遠鏡於2012年完成了主要使命。未來,這台太空望遠鏡將繼續執行收集數據的一項名為K2的任務。負責搜尋太陽系外行星的同時,還將關注年輕恆星、超新星等數據信息。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