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國際 > 正文

朝鮮半島需要實現兩大轉變/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國際戰略研究所副研究員 時永明

時間:2017-04-20 03:16:19來源:大公網

  最近由於朝鮮準備核試,美國表露出不惜武力解決的決心而使半島陷入真正的危機。近兩年,關於第三次世界大戰和核戰爭的說法不僅漫溢於新媒體的文字碎片,也見着於國際上一些學者的文章。科學家霍金說,人類社會的危機是自身的進步趕不上科技進步的速度,這在朝核問題上得到較為充分的體現。對抗的雙方熱衷於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競賽,不管是核的還是非核的,卻似乎不懂得該如何展現一下文明和智慧,坐下來通過對話解決問題。不過現在機會來了,因為對抗的邏輯已經走到盡頭,當戰爭真的要變為現實時,終於有人還是願意冷靜一下,想一想是不是真的那麼愚蠢,只會用武器來表達意見。中東地區的形勢已經把工業文明以來人類的野蠻和愚蠢表達得淋漓盡致了。幾百萬人的生命,幾千萬流離失所的難民,恐怖主義的氾濫,揭示的只是人類的愚昧和野蠻。我們不希望這種野蠻在擁有古老文明的東方再現。「習特會」之後,美對朝政策出現重大調整,美願意在朝停止核導試驗的基礎上進行對話,且不以政權更迭為目標。這招朝鮮必須接,即便是存在着騙招的可能性。因為如今談與不談代表的是道義問題,不談將首先使自己陷入道德困境。至於怎麼談,各方應展現出人性與智慧。筆者認為,朝鮮半島應該實現兩大轉變。

  關係形態從對抗轉為對話

  開始對話並不意味着對抗形態的結束。因為,過去的教訓告訴我們,在雙方心理處於對抗狀態,總是想着要對方屈服而自我絕不可妥協的時候,在雙方還總是想着要用實力表達意見的時候,對話就只是對抗的伴生物,是對抗的另一種表現形式。只有在雙方都放棄以實力作為解決問題的選擇時,才可能真正進入對話狀態。

  對話的進程不應該是權力的博弈,而是人性道理的闡述。任何一方的理由都不應與互為善的人性原則產生邏輯矛盾。同時,行為邏輯要與語言自洽邏輯相符。為此,半島朝美韓各方不僅應杜絕一切攻擊、刺激、侮辱對方的言論,也應該終止一切對抗性行為。在要求朝鮮停止試射導彈和試驗核武器的同時,美韓也應該停止針對朝鮮的所有政治和軍事行動。這其中包括韓國應停止導彈試射和對朝鮮的宣傳戰。只有在這種雙方所有敵對行為都停止的情況下,我們才能說朝鮮半島進入了對話形態。非此,將只會重現新一輪欺騙性的戰術博弈。

  處事心態從同化轉為包容

  核問題只是半島問題的外在表現,內在的核心問題是制度共存問題。朝鮮半島分裂的根源是戰後美蘇爭霸格局下,以意識形態分歧為表徵的分裂與對抗。冷戰是以蘇聯的解體而結束的。西方始終認為這是自由資本主義的勝利。因而冷戰後,西方國家的冷戰意識並未終結。借助經濟全球化的動力,美國率西方國家展開了政治全球化的攻勢。在朝鮮半島圍繞核武問題展開的博弈背後,是美國對朝鮮制度的不容忍。而韓國則借助冷戰後取得的政治、經濟優勢地位試圖實現以南統北。這種動作在朴槿惠時期達到了高潮。這是朝韓間最深刻的衝突根源。

  不同社會制度是人類對發展道路進行的不同探索。這種政治多樣性是人類社會發展進程中的正常現象。戰後資本主義國家的社會進步也是在吸收了大量社會主義元素的情況下發生的。社會制度的差異是半島南北分裂的基本理由。如果朝韓有一方不能包容另一方的社會制度,那就意味着二者之間的衝突。所以要消除半島衝突的根源,美韓對朝鮮的心態就應從追求制度同一性轉變為制度包容性。

  朝核問題深刻的歷史根源決定了半島無核化的進程必須伴隨着歷史的進步,而不是對文明的褻瀆。眼下,朝鮮是否能夠停止核導試驗,將體現出其對時代以及自身所處歷史進程的認識。就中長期而言,美國是否能在對話過程中接受在半島構建一個公平的共同安全體系,也將對其未來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產生深遠影響。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