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日本天皇明仁8日在錄像講話中透露生前退位的強烈願望\美聯社
【大公報訊】綜合共同社、路透社、日本《朝日新聞》及英國BBC網站報道:當地時間8日,在宮內廳官網公布的錄像講話中,日本天皇明仁透露出希望能夠「生前退位」的強烈願望。82歲的明仁多次提及自己年事已高,身體逐漸衰退的情況,稱「擔憂或難以全身心地完成象徵天皇的公務」,向國民謀求理解。
這次長約10分鐘的講話於7日傍晚,在明仁居住的皇居.御所內錄製。這是繼東日本大地震發生的2011年3月以來,日本天皇第二次公布錄像講話,他在講話中未直接提及「退位」一詞。
年事已高 難再履職
在錄像開頭,明仁表示:「關於在天皇年事已高之際,哪種狀態更加合理,希望闡明自己一直以來的想法」。明仁稱由於自己2003年和2012年兩次接受外科手術,感受到高齡導致的體力下降,開始思考「在今後難以像以往那樣履行沉重的職務之際」怎樣解決才好的問題。
明仁表示,一旦病重,「社會將停滯不前,還會給國民的生活帶來影響」。還表示如果去世時仍為天皇身份,葬禮儀式等負擔較大,希望能避免這樣的事態發生。隨後明仁還表示,「象徵性天皇的職務不會間斷,希望能穩定持續下去」,強烈暗示了希望在無法履行職務之前將皇位傳給皇太子德仁的想法。
日本歷史上124位天皇中,有過半都選擇「生前退位」,但都是在明治時代(1867年至1912年)以前。日本上一次在世天皇退位發生在1817年,光格天皇讓位給惠仁親王,是為仁孝天皇。時隔兩百年後,明仁天皇再次有退位想法,專家和媒體作出諸多猜測,民眾最為認可的原因是明仁年事已高且多病,不能勝任繁重公務。
早在7月13日,日本NHK就引述消息,稱明仁天皇已將退位想法告知皇后美智子、皇太子德仁和二皇子秋筱宮文仁親王,並得到理解和支持,不過這一消息隨後被負責日本皇室事務的宮內廳次長山本信一郎否認。
報道指,明仁早在五年前就萌生退位念頭,在近年接受過治療前列腺癌及心臟搭橋手術後,身心俱疲。日經新聞也指出,二戰結束70周年之際,明仁在出席日本戰役者追悼會上曾搞錯默哀和發表講話的順序,引發輿論爭議。有分析指,明仁希望在健康相對良好的狀態下退位,以便能協助皇太子德仁順利繼承皇位。德仁皇太子今年已經56歲,超過了1989年明仁天皇即位時的年紀。
國會須研修《皇室典範》
美聯社則指出,明仁退位也有可能是為阻撓安倍晉三修改憲法作最後努力。安倍企圖修改憲法內放棄戰爭的條文,並將日皇再次升格為元首地位。1989年即位的明仁,曾多次表示尊重日本和平憲法,並認為日皇是國民團結象徵,而非主權的代表。《紐約時報》指出,安倍陣營上月取得參院選舉大勝、席次跨越三分之二「修憲門檻」的三天後(7月13日),明仁就放出想退位消息,時間有點耐人尋味。
路透社說,日本保守派人士反對修法讓明仁提早退位,他們擔心有關皇室未來的討論,將轉移安倍推動修憲的政治能量。有分析指,一旦明仁決定退位,日本國會便須優先討論修訂羅列皇室制度的《皇室典範》,料需時至少一至兩年,故不得不把修憲進程擱置。也有觀點認為,安倍表面阻撓日皇退位,其實是幕後推手,因為一旦修訂《皇室典範》,或為修改憲法打開先例,反而有助安倍修憲大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