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李家超選舉政綱:同為香港開新篇(全文)

時間:2022-04-29 16:44:18來源:大公文匯全媒體

  第六屆行政長官選舉將於5月8日舉行,行政長官候選人李家超今早(29日)舉行政綱簡介會,並且邀請地區及基層代表出席。他公布政綱有四大綱領,第一是強化政府治理能力;第二是精簡程序多管齊下,提供更多安居之所;第三是全面提升競爭實力,創造持續發展空間;第四是同建關愛共融社會,增加青年上流機會。以下為李家超詳細選舉政綱內容:

前 言

  今年是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是「一國兩制」 實踐的歷史時刻。過去25年來,「一國兩制」、 「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方針在香港全面成功落實,成為香港長期繁榮穩定的最佳保障。 回顧過去,香港獲得了很多寶貴經驗,需要藉鑑記取;也累積了不少深層問題,需要加緊解決。面向未來,香港要從「由亂到治」邁向「由治及興」,既有重大機遇,也面臨不少挑戰。我們必須有變革精神,政府、社會各界和市民必須團結起來,同為香港開新篇!

  正如我宣布參選時所講,如能成為新一任行政長官,必將維護憲法和基本法確立的憲制秩序,守住法治核心價值,維護廉潔高效的施政基石,創造一個安定、穩固的環境,讓香港無後顧之憂,可以大步前行。我將組建一個團結、高效、務實的政府,以結果為目標,致力解決問題,提升施政效率,加強管治效能,提升市民的幸福感。我們將發揮香港自由開放、聯通世界的優勢,鞏固國際一流大都會地位,同時主動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全面提升競爭力。

  我明白,這些年來,經歷一系列嚴峻挑戰,不少市民朋友或許會感到疲累,對香港前景存有疑慮。但我堅信,香港有「一國兩制」的制度保障,有各種長久以來賴以成功的優勢,自由開放的香港,仍然得天獨厚。通過我們共同的努力,一定能夠發揮香港包容、多元、面向世界的特質,維護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提升金融、貿易、航空樞紐、科研等領域的競爭優勢。香港始終是兼具自由度和發展活力的經濟體,始終是國家連結世界最佳橋樑,始終是全球企業進入中國市場的最優通道。

  我和廣大市民一樣,每日為家人、為工作而努力不懈。45年來,我由一個前線的警務人員,到特區政府問責團隊的一員,工作崗位雖有不同,但服務市民的熱誠始終如一。當今世界大變,惟勇者勝。香港慢不得,也等不起。未來五年,我期望能帶領香港開啟「由治及興」新篇章,與大家共同建設一個更宜居、更開放、更有活力、更團結的城市。香港將會讓國家驕傲,讓國際羨慕,讓港人自豪。東方之珠,將會再創輝煌!

一、強化政府治理能力,團結一致為民解困

  理 念

  香港過去的繁榮發展,有賴於一支高質素的管治隊伍盡忠職守,其中公務員的角色至為關鍵。未來5年,香港面臨的國際環境更為複雜,需要應對激烈的區域競爭,政府管治,不進則退。新一屆政府為滿足市民期待、更好迎接挑戰,需要進一步革新、優化治理能力,打造忠誠、高效、貼地的施政團隊。

  新一屆政府以守護法治為核心價值,堅持依法施政,加強謀劃統籌,引領發展方向;以結果為目標,樹立敢於做事的新風,提升公務員團隊文化;以市民利益為依歸,團結善用各界力量,積極為市民解決問題。

  (一)提升管治能力

  1、在「愛國者治港」的原則下,與立法會緊密合作,共同提升香港的管治能力,建立有良性互動的行政與立法關系,增加官員與立法會議員聯繫,促進制訂政策過程時的溝通協作;

  2、積極參考現屆政府提出的方案,研究政府架構重組,強化戰略謀劃、政策研究和整體統籌能力,提升施政效能。完善政治委任官員的崗位設置與職責分工,提升施政能力。會與現屆政府溝通,並按所需程序進行。

  (二)增強統籌執行

  1、增強政府團隊文化,以「我和我們」的精神處理問題,不分你我,積極互補,創造協同效益;

  2、領導官員要發揮領導才能,實踐積極的領導角色,及早介入解決問題,在問題醞釀初期,即主動作出指導,確保問題初發時及早解決;

  3、於政府內,實施以結果為目標的行事方式,在第六屆政府上任百日內,為指定的工作定下目標,訂立「關鍵績效指標」(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 「KPI");

  4、各部門檢視運作方式、行政程序及相關法例,以減省不必要或重複的環節,提升施政效率,與時並進;

  5、強化應急能力:

  a. 增設新政府「動員機制」, 在危機出現時,按應急行動需要制定動員級別,各部門按級別提供指定人數,組成應急隊伍,集中指揮,確保在危機出現時,盡快作出反應;

  b. 按應急需要,設立指揮部,由高級官員擔任指揮;

  c. 按「動員機制」進行培訓演練,讓應急隊伍有充分準備;

  6、建立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和香港基本法的盡忠職守公務員文化。

  (三)奠定安穩基石

  1、落實《基本法》第二十三條的本地立法工作;

  2、就香港不同安全領域,包括金融、食物衞生、基礎設施、自然災害等,作全面風險評估,以底線思維設定預案,防範及管控風險。

  (四)團結共同解困

  1、加強政府與地區各基層組織和團體的聯繫,建立更多的合作渠道,提升地區施政效能,增強基層社會服務供給能力;

  2、在十八區成立「地區服務及關愛隊伍」義工網絡,支援政府地區工作,例如在疫情、風災水災等,參與支援服務;亦可在日常推行關愛行動,關顧地區老弱,團結互助,增加社會資本,凝聚民心;

  3、匯聚和培養愛國愛港管治人才,廣泛吸納人才,加入政府委員會、諮詢架構等,壯大建設力量;

  4、邀請社會各界,出謀獻策,各司其職,共同解決問題,同時善用智庫研究能力,建構優質、多元的智庫生態,提升社會整體政策研究的活力;

  5、適時恢復官員出訪外國及內地省市,同時鼓勵不同人士、界別代表、專業團體、社會團體等出訪,把香港充滿發展機遇的實況,向外廣泛宣揚,說好香港故事。

二、精簡程序多管齊下,提供更多安居之所

  理 念

  房屋問題是香港市民的最大關切,擁有好的居住環境是大家共同的期盼。我的目標是增加土地房屋供應。香港有解決土地房屋問題的社會條件,關鍵是下定決心,打通土地、規劃、建造、配套各個環節,善用政府、機構、民間各方力量,持續堅定地朝着增加供應的目標邁進。

  政府將以進一步提速、提效、提量為目標,加快造地建屋的速度,縮短公屋輪候時間。會以戰略眼光及全域思維,持之以恆開發土地,建立長遠土地儲備,令市民有更優質的居住環境,讓更多市民置業圓夢,保民生安定,促百業興旺。

  (一)精簡程序,解燃眉之急

  1、研究就個別項目推行「公屋提前上樓計劃」,作為一個短期應急措施。在現有的公屋興建項目中,針對因社區或交通配套較複雜而拖慢落成時間的項目,提前建屋的流程,包括以更單一和標準化的圖則設計和規劃,讓某數量的單幢公屋在未有全面社區設施落成前,準許先行上樓,壓縮約一年時間。這個計劃,讓希望及早改善居住環境的公屋輪候人士,可選擇提早上樓,入住這些公屋單位,有助縮短其輪候時間;

  2、更廣泛運用市場力量,包括重啟及優化私人參建模式,幫助興建公營房屋,同時擴大「設計及建 造」的採購模式;

  3、就精簡和優化土地房屋供應相關的程序,提交法例修訂草案,落實精簡程序的目標;

  4、繼續多管齊下整合土地,包括適當引用《收回土地條例》收回土地。另外亦善用市場力量,促進私人土地持份者參與發展,加速和加大整體土地房屋的供應;

  5、在收地方面,協調各部門制定針對性措施,協助重置和合理補償原土地使用人,包括寮屋住戶、棕地營運者、和漁農戶等,盡量減低對居住條件和經濟生計的影響,並以此為契機支持行業升級轉型;

  6、對公營房屋項目更廣泛運用創新科技,例如「組裝合成建築法」(MiC)和「建築信息模擬」(BIM)等,縮短建築時間。

  (二)加強統籌,增建設力度

  1、加強統籌各政府部門的造地建屋工作,可以顯著縮短供應的時間。研究設立「公營房屋項目行動工作組」及「土地房屋供應統籌組」,由司級官員帶領;

  2、「公營房屋項目行動工作組」負責督導公營房屋興建項目,在第六屆政府上任百日內,提交初步加快興建公營房屋的工作建議,包括「公屋提前上樓計劃」、部門的分工協調方案、重啟私人參建模式、壓縮建築設計、各種相關工程、驗收等程序,目標是把部分的單位提早完成,以提升未來5年內的整體公營房屋的落成量;

  3、「土地房屋供應統籌組」負責統籌協調所有土地發展相關的政策局和部門,包括規劃、地政、環境、交通、基建、社福配套等,監督各土地發展項目由規劃到實施的發展,統籌整合審批流程;並制訂政策方案以協助整合及釋放私人土地的發展潛力。

  (三)多元發展,拓居住空間

  1、透過北部都會區發展規劃、明日大嶼計劃等完善城市布局,研究有序推進填海造地工程,拓展香港未來發展和市民居住空間;

  2、全面審視現時佔地逾一萬六千公頃的「綠化地帶」及佔地約一千六百公頃的「棕地」,積極探討包括用作安老院舍、住宅等不同發展的可行方案;

  3、增加並加快出租公屋單位的同時,積極提升整體公營房屋體系不同類型的單位的供應,包括綠置居、居屋、港人首置盤,並擴大「白居二」的名額,讓更多合資格人士,包括中產専業人士、青年人,能置業安居,建立房屋階梯。

  (四)基建先行,創發展容量

  1、加快研究、審視和推進已公布的重要鐵路項目,例如北環綫,提升發展容量利民便民;

  2、繼續就香港整體長遠發展的需要,探討鐵路及主要幹道基建的布局,展開研究和諮詢工作;研究加強鐵路公路等基礎設施與深圳更多互聯互通,促進香港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三、全面提升競爭實力,創造持續發展空間

  理 念

  香港在金融市場、經濟貿易、法律制度、專業人才等方面高度國際化,一直是香港得以持續發展的核心優勢之一。未來的香港面對外部環境變化,需緊貼世界經濟發展潮流,持續提升多元、包容、開放的國際城市形象,發掘更多國際脈絡資源,完善自由、透明、法治的營商環境,增強城市發展活力,全力鞏固提升競爭力。

  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支持香港發展四大固有優勢產業(國際金融中心、國際航運中心、國際貿易中心、亞太區國際法律及解決爭議服務中心),也首次加入提升、建設、發展四個新興中心(國際航空樞紐地位、國際創新科技中心、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區域知識產權貿易中心,共合稱「八大中心」)。香港要發揮好「八大中心」角色,以創新驅動發展,壯大實體經濟根基,主動發掘大灣區的機遇,並配合國內國際雙循環格局,做好國家與世界各國互聯互通的橋樑。

  特區政府要達到以上目的,必須採取主動積極、進取有為的態度,促進經濟增長,以具戰略性的目光進行長遠規劃,為市場創造容量,加強基礎建設,主動向外吸引投資,吸收及挽留海內外的人才,創造出更多元、更高質素就業機會,讓市民尤其是青年人,搭上經濟高速發展的列車,實現個人理想,共享經濟成果。

  (一)鞏固金融中心,提升核心優勢

  強化全球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功能、國際資產管理中心、風險管理中心,及其他金融市場業務;

  (二)發展創科中心,帶動經濟轉型

  積極發展香港國際創新科技中心,構建國際科研之都,帶動政府、業界、學術界和研發界的跨領域和地域合作;

  (三)開發北部都會,激活發展引擎

  推展北部都會區的規劃和建設,加強與內地的聯繫和互動;

  (四)塑造文化之都,推動創意經濟

  在政府架橫層面加強對文體旅遊的總體統籌,協調發展文化、旅遊、體育發展;

  (五)把握法治優勢,強化法律服務

  提升香港作為亞太區國際法律及解決爭議服務中心的地位;

  (六)發揮香港所長,多元自由發展

  強化對外推廣及吸引投資,協助中小企推廣和拓展業務。

四、同建關愛共融社會,增加青年上流機會

  (一)優化醫療護理系統

  支持醫院管理局擴展、增加醫護人手、提升住院醫療服務、擴大離院後的綜合支援,及應用更多創新科技和遙距醫療;

  積極推展基層醫療系統建設,提升社區生活健康和保健;

  促成中醫在預防、治療到復康方面,有更廣泛的應用和發展;

  (二)關懷安老助弱解困

  推行解決跨代貧窮的試驗計劃;

  落宵合併普通和高額長者生活津貼,提升退休生活保障;

  關顧勞工,大力發展多元經濟,創造更多優質就業職位,同時加快土地開拓積極興建房屋,以改善勞工待遇和居住質素;

  進一步檢討外判制度,改善外判承辦商僱員的待遇;

  (三)創造青年上流機遇

  制訂整體的青年政策和青年發展藍圖,為青年健康成長和多元發展,設定不同政策目標,協力幫助青年向上流;

  (四)優化教育裝備未來

  加強教師專業操守和培訓,表揚才德兼備的教師,完善老師的專業發展;

  培育出愛國愛港、具備世界視野、專業技能、積極終身學習的新一代。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