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全國政協副主席董建華、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中聯辦副主任黃蘭發、中國文聯書記處書記陳建文、香港大學署理校長譚廣亨、中大校長段崇智、法蘭西銘文與美文學院通信院士汪德邁、港大饒宗頤學術館館長李焯芬,一共八人為饒公扶靈
生榮死哀,淚別饒公!一代國學大師饒宗頤本月初與世長辭,昨日出殯,大批政商界友好到場致祭最後送行,饒公靈灰將擺放於大嶼山昂坪寶蓮寺內。饒公畢生致力發揚傳承中華文化,他的辭世,牽動國家領導人的心,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國務院副總理張高麗、汪洋、劉延東等以不同方式對饒公的逝世表示悼念。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致悼詞時,形容饒公為「大家引以為傲的香港之光」,中聯辦副主任黃蘭發稱許饒公「求真,求是,求正」的治學精神和待人處事的態度。/大公報記者 湯淩琰(文) 蔡文豪(圖)
「香港和世界的學術和藝術瑰寶」
饒公的喪禮昨日在北角香港殯儀館舉行,海內外各界友好到場致祭絡繹不絕。喪禮採用簡單的佛教形式進行,於上午十一時三十分舉行大殮儀式,中午十二時三十分出殯。全國政協副主席董建華、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中聯辦副主任黃蘭發、中國文聯書記處書記陳建文、香港大學署理校長譚廣亨、香港中文大學校長段崇智、同為饒宗頤學生的法蘭西銘文與美文學院通信院士汪德邁、香港大學饒宗頤學術館館長李焯芬,一共八人扶靈,送饒公走過最後一程。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致悼詞,對饒宗頤教授辭世表示深切哀悼和悲痛,她代表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向饒公家人致以深切慰問。她說,有幸認識饒公多年,不時得到饒公親自教誨,畢生受用。林鄭回憶,她於擔任發展局局長期間,饒公贈送「貞固幹事」四字,剛當選特首時,又贈予「與你同行」表示支持和鼓勵,「現在這兩幅珍貴墨寶都掛在我的辦公室裏,讓我每天都感受到饒公的支持,並時刻銘記饒公的教誨。」
林鄭月娥又說,饒公與香港淵源深厚,對傳承中華文化和推動香港學術發展貢獻非凡,是香港和世界的學術和藝術瑰寶,是大家引以為傲的香港之光,大家會永遠懷念他!他雖已離去,但他深厚的學養內涵、嚴謹的治學態度和弘揚中華文化的堅定決心,永遠值得敬仰和學習。
天壇大佛下設蓮位紀念
中聯辦副主任黃蘭發致辭時說,饒先生一生致力於追求真知、弘揚中華文化、貢獻國家和民族。他雖駕鶴西去,但他愛國愛港的浩然正氣長存,「求真、求是、求正」的治學精神常在,高尚品德和仁愛之心將代代相傳。
大殮儀式完結後,靈車在中午十二時三十分離開殯儀館。李焯芬表示,饒公遺體將送往大嶼山寶蓮禪寺舉行荼毗儀式,靈灰將存放於寶蓮寺內,每日會有法師誦經。寶蓮寺亦會在天壇大佛下設立「蓮位」以作紀念。
遺體入爐,最終告別的時刻到來。高僧大德誦經過後,人們手持白花,肅容列隊,依次行過,鞠躬作別一代國學大師。
親友行心經簡林作最後致敬
寶蓮禪寺不遠處的心經簡林,38條巨木柱組成的大型戶外木刻群屹立於鳳凰山巔,鐫刻着饒公所書的《心經》經文,春日暖陽斜暉下,一眾至親好友行走簡林,共同向饒公作最後的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