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500億投創科 拓AI醫療科技

時間:2018-03-01 03:15:14來源:大公網

  圖:政府在預算案預留額外500億元發展創科,將資源聚焦四大範疇。就讓港人創意起飛!

  科研發展是現屆政府施政重點,政府在預算案一口氣預留額外500億元發展創科,其中香港科技園獨攬400億,包括聚焦生物科技及人工智能發展,撥款100億元設立「醫療科技」、「人工智能及機械人科技」兩個創新平台,又額外撥款100億改善設施,以及預留200億發展河套區。政府消息人士稱,科學園將改建其中一幢大樓,增設17.8萬平方呎實驗室空間,吸引海外科技界龍頭企業進駐。有醫療科技公司歡迎措施,但指出目前科學園租金高昂,建議藉減租吸納更多本地中小企加盟。/大公報記者趙凱瑩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施政報告提出,創科發展須聚焦具優勢的四大範疇,包括生物科技、人工智能、智慧城市及金融科技。但創新及科技署資料顯示,本港目前僅有約250至300家生物科技相關公司,遠遠落後內地的7500間。

落實科研概念商品化

  為追上步伐,政府在財政預算案中,特別預留100億元,支持建設「醫療科技」及「人工智能及機械人科技」創新平台。政府消息人士稱,兩個平台均設於科學園內,以吸引世界頂尖的科研機構、科技龍頭企業進駐香港,並與本地院校及科研機構合作,進行更多中下游研發項目,包括將已有科研概念商品化,同時為落戶兩個平台的非牟利科研機構,例如研究所及國家實驗室等,提供財政支援。據悉目前已有來自內地、香港及海外企業洽談中。

  鑒於目前科學園內共41萬平方呎的實驗室設施經已飽和,難以容納新的企業使用,政府將另撥100億元予科技園公司,以改善設備。政府消息人士透露,當中30億元將用作興建科研基建,包括改建現有一幢大樓,新增17.8萬平方呎實驗室空間。同時在科學園擴建範圍中,撥一幢大樓作「人工智能及機械人科技」創新平台。至於剩餘70億元,則用作支援租戶及培育公司。

  落戶科學園已七年的「水中銀」,主打生物科技,該公司董事總經理及首席執行官杜偉樑認為,預算案中投放資源發展醫療科技,證明政府理解世界潮流,發展方向正確,不過,現時科學園的實驗室租金達每平方呎30元至40元,媲美甲級寫字樓的租金,難以吸引中小企落戶,認為政府應考慮減租,幫助中小企生存。

  工總促支援本地業界

  香港科技園公司董事會主席羅范椒芬表示,樂見政府向香港科技園公司撥款100億元,興建科研基建和設施,完善醫療科技研究及生產流程,更好地支援生物科技公司發展,未來會加強支援初創企業,增加資源,革新現有的創業培育計劃,並提供全面增值服務,讓創科企業的成果推出市場。

  香港工業總會主席郭振華歡迎支持建設科技平台,但目前本地企業在機械人及人工智能等科研活動,對創科發展甚為重要,故建議有關科技平台亦為本地科研企業提供財政支援。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