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外遊買「瀕危物種」手信隨時墮法網

時間:2017-09-18 03:15:19來源:大公網

  圖:海關近期在機場旅客行李或抵港貨櫃檢獲的原條象牙

  【大公報訊】記者陳卓康報道:外遊買手信慎防誤墮法網!鱷魚肉、花旗參、魚子醬等名貴食材,是港人外遊愛「掃貨」的熱門商品,部分可能屬於瀕危物種,如攜帶大量而未有申報,有可能被檢控,最重可被判罰款及監禁兩年。今年首八個月,海關截查84宗旅客涉非法攜帶瀕危物種,數目較去年同期多一倍。

  漁護署助理署長(自然護理)陳堅峰接受訪問時表示,《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及《保護瀕危動植物物種條例》對合法獲得的個人或家庭財物,以及旅遊紀念品有豁免,活生動物、大熊貓及犀牛除外。如購買花旗參做手信,放在隨身手提行李的分量是無問題,但如攜帶數量太多,可能被懷疑是走私。

  陳堅峰說,瀕危物種名錄內有超過35000種,象牙、穿山甲、海馬乾屬廣為人知的違禁品,但其實鱷魚肉、花旗參、魚子醬、石斛、仙人掌等都是種類繁多,部分可能是瀕危品種,或受有關國家管制,內地、歐盟國家及印尼等已宣布不會對旅遊紀念品提供豁免。

  海關助理關長(邊境及港口)何珮珊稱,今年首八個月,緝獲292宗走私瀕危物種案件,其中41宗涉及象牙,40宗是乾海馬,23宗是活龜;檢獲物品總值1.2億元,象牙佔63%。同期內,173人涉嫌走私瀕危物種被捕,當中65名是內地人,較去年同期29人多逾一倍,主要是走私象牙的航空客。以攜帶手法分類,旅客攜帶佔84宗,比去年多127%,總值1231萬元,是去年的六倍,主要是象牙和犀牛角。

  海關人員前晚又在機場搜出60公斤懷疑象牙製品,來自兩名分別53及54歲的男旅客,從津巴布韋哈拉雷經迪拜飛抵本港,清關時在行李內發現四個電腦機箱內有暗格。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