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陳細潔希望透過保留關帝誕祭祀儀式,傳承歷史傳統大公報記者徐曉彤攝
關公真係好忙!除咗坐鎮警署,有139年歷史嘅保良局,創局初期都已經有關公坐鎮,當年每逢審理拐帶案、處理立誓領育或領婚,都要喺關公像前進行,以示公正。領育被拐賣兒童嘅父母,也必須先向關公立誓,善待領養子女,唔可以當作奴婢;而因為家庭、婚姻糾紛出走嘅女童,成年後可由保良局安排適婚男子相睇,如果情投意合,就喺關公像前結婚。
保留祭祀關公誕傳承歷史
時至今日,領養服務改由社會福利署負責,領婚服務亦早喺上世紀七十年代取消,關公像前立誓嘅習俗不復存在,但保良局仍有供奉關公。關公誕(農曆六月廿四)已納入香港首份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為保存傳統習俗,保良局尋日就喺總部嘅關帝廳,舉行一年一度嘅關聖帝君寶誕祭祀典禮,儀式有約20人參加,包括保良局主席陳細潔、董事會成員、顧問局成員等。
關帝廳採清代建築設計,中央擺放關公畫像,上有「乾坤正氣」匾額,氣氛莊嚴。儀式備有三牲果品,眾人先行三鞠躬禮,降神禮、再由代表行初獻禮、亞獻禮、三獻禮,向關公獻上供品並敬酒,繼而焚束帛行望燎禮,即焚燒紙紮祭品,眾人再逐一在關公像前上香。陳細潔由於有宗教信仰,改由副主席馬清楠主祭。陳細潔話,保良局多年供奉關公,希望保祐該局「保赤安良」,維持至今仍保留每年舉行關公誕祭祀儀式,傳承歷史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