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新標靶藥治肺腺癌 存活率提高至26月

時間:2017-06-12 18:48:16來源:大公網

  

  大公網6月12日訊 本港每年有4000宗肺癌新症,當中200宗確診患上基因變異ALK陽性肺腺癌患者。香港中文大學領導的國際研究證實,第二代ALK抑制劑「Alectinib」成效比現時標準療法更高,有效將無惡化存活期的中位數延長至25.7個月,較現時療法高出1.47倍,及能有效阻止癌細胞轉移至腦部。上述研究已於本月在《新英倫醫學雜誌》發表。

  香港中文大學於於2014至2016年間收集29個國家,共303名第四期ALK陽性肺腺癌患者,分別接受「Crizotinib」及新的二線標靶藥物「Alectinib」的數據。研究發現,新標靶藥「Alectinib」的無惡化存活期的中位數為25.7個月,但現時療法僅有10.4個月。至於12個月內無事故存活率,新標靶藥及現時療法,分別是68%,及49%。

  負責領導研究的中大醫學院腫瘤系系主任莫樹錦稱,ALK陽性肺腺癌患者容易出現癌細胞轉移至腦部的「腦轉移」情況,一般使用「Crizotinib」12個月後,腫瘤會再次生長。他解釋指,因藥物會被血液和腦細胞之間的天然血腦障璧阻隔,令有45%患者出現癌細胞腦轉移情況。不過,新藥物滲透入腦的能力較高,有效緩解此狀況,「而病人使用最新的標靶治療1年後,出現腦轉移的情況可減少84%」。

  現年60歲譚女士因氣促求診,於2015年確診ALK陽性肺腺癌,其後獲處方新標靶藥「Alectinib」,至今已存活27個月。莫樹錦又稱,新治療法的副作用亦較低,但藥費每月要六萬元,比標準治療貴大約一萬元,中大將會申請將新標靶藥納入醫管局藥物名冊。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