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香港回歸以來,兩地跨境婚姻大增。圖為二○一七年香港歌手郭富城迎娶內地模特方媛\網絡圖片
20年間,梁秋莎專注幫助解決穗港跨境婚姻難題,同時也見證了兩地婚姻的大變遷。在梁秋莎的印象中,高峰時期做婚姻輔導,100個個案,可能只有一兩對女方是香港人。近年來,則隨着內地人才素質不斷提高,港女「北嫁」的現象也逐年增長。香港政府統計處統計的數據顯示,香港女性與內地男性結婚的數目,由1991年的1,390宗(佔所有兩地跨境婚姻的6.1%)大幅上升至2013年的7,444宗,佔所有兩地跨境婚姻的28%,增長近5倍。
梁秋莎回憶,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乃至香港回歸後很長一段時間,由於內地經濟相對落後,居民收入普遍不高,內地年輕女孩對涉港跨境婚姻有着極大的期待。「不少女孩子認識了香港人,見了幾次面就開始了同居關係,進而登記結婚。不管對方是老是少、有錢沒錢、對自己是好是壞。」梁秋莎說,這類婚姻也往往與「老夫少妻」、「家庭暴力」等現象掛鈎。
港男北娶範圍擴大
而近年來,隨着內地經濟的騰飛以及粵港經貿活動密切,內地人與香港人深入接觸機會更多,發展感情進而締結婚姻的幾率也隨之提高。
此外,「北娶」港男已從中老年草根工人擴展到青年專才,北上定居家庭也逐年增多,粵港之間的通婚越來越正常化、普遍化。隨着交通及信息交流方式的多樣化,男女相識的方式已不局限於相親、徵婚,更多人通過同學、工作夥伴、網絡等形式建立聯繫,利用「自由行」隨時相會,跨境婚姻凸顯年輕化特徵。她說,在這些跨境婚姻中,雙方學歷、經濟能力日趨匹配,「門當戶對」的組合逐漸成為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