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倡高鐵「一地兩檢」參考深圳灣模式

時間:2017-03-11 03:15:24來源:大公網

  圖:李少光認為,高鐵應以深圳灣口岸模式為藍本,作出適度修改,落實「一地兩檢」

  【大公報訊】記者許嘉信北京報道:廣深港高鐵預計明年三月通車,但西九龍總站的「一地兩檢」問題仍未達成解決方案。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前保安局局長李少光認為,高鐵應以深圳灣口岸模式為藍本,作出適度修改,落實「一地兩檢」,即透過全國人大常委會決議,劃出西九龍總站內部分範圍作為「內地邊檢區」,只執行內地法律,並容許內地人員在該範圍內執法,但若社會對此有太大爭議,容許內地執法人員執行海關、入境及檢疫應該是「一地兩檢」的「最低消費」。

  李少光坦言,「一地兩檢」不是新鮮事物,早於2007年他任保安局局長時,深圳灣口岸已經實施「一地兩檢」。他指,當年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將深圳灣口岸的地段租借予香港50年,規定當地只實施香港法律,內地執法人員亦不可以進入。

  西九總站劃出「內地邊檢區」

  李少光認為,深圳灣口岸的「一地兩檢」模式,經適度修改後,可以套用在高鐵西九龍總站,即同樣由全國人大常委會作出決定,在西九龍總站內劃出「內地邊檢區」,只實施內地法律,「香港是中國的地方,人大常委會完全有這個權力」。

  他認為,若要落實上述建議,還需要通過本地立法落實有關安排,期望今屆政府能夠完成相關工作。

  部分人會以憂慮內地人員跨境執法為由,反對「一地兩檢」。李少光直指,「什麼叫跨境?如果人大常委會劃了這個地方是內地範圍,就不是跨境」。他強調香港是中國的領土,香港的邊界也是由中央劃分。

  反對派常大做文章

  李少光批評,反對派經常以跨境執法「嚇香港人」,「總之見到有內地執法人員在香港,就算劃出內地執法區,只是執行CIQ(海關、入境、檢疫)工作,他們都會大做文章。」他慨嘆,現時社會撕裂,加上部分人往往將涉及內地的任何事情「妖魔化」,「很多本來我們可以創造就業和財富、推動發展的精力花費在內耗方面,這是很可惜的。」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張德江早前會見港區人大代表團時,提及深圳發展迅速。李少光認為,張德江是要警示港人,如果繼續內部撕裂和內耗,不需要兩年,深圳就能超越香港,希望港人能夠共謀發展,搞好經濟。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