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孫凌奕報道:張瑋然畢業於香港城市大學應用化學系,和大多化學系的畢業生一樣,畢業後的他便在實驗室擔任研究員。他說,起初和朋友提及轉行做救護員,大家的反應都很詫異,因為在此之前他從未和朋友提及要轉行。「喺實驗室嘅工作,日日都係對住啲儀器,我想人生精彩啲,可以幫到有需要嘅人,就像當時我手整親,救護員幫我一樣。」
原來張瑋然在成為救護員之前,也曾做過兩次救護車上的病人。第一次是小學二年級,因在一個青年營玩繩網,從高處跌下來,救護車送他去醫院,第二次印象更深刻,中學五年級踢球時,手受傷脫臼,當時覺得很痛,朋友即刻幫他叫了救護車。「救護員好細心地幫我哋處理傷勢,對於佢哋來講可能好平常,但當時我好無助,佢哋嘅角色好重要。」
他說,這兩次經歷讓他記憶猶新,做救護員並不是因為有什麼偉大的抱負,救護員也只是個簡單角色,但在那一刻,對於需要幫助的病人,他們有多麼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