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記者馮瀚林報道:團結香港基金昨日發表首份有關老齡社會研究報告,建議政府分階段推出「慢性疾病管理醫療券計劃」,資助45歲或以上人士每人最高1000元進行身體檢查,另一方面為高血壓及糖尿病患者提供每年3040元醫療費補貼。負責這項研究的中大賽馬會公共衛生及基層醫療學院院長楊永強估計,有關建議首年財政開支逾八億元,能否負擔就要詢問當局,但他認為可以長遠降低社會成本。
報告指出,香港面臨前所未有的人口老化挑戰。按照推算,2064年的勞動參與率將會由2014年59.3%下跌至48.6%。根據統計處數據顯示,45至64歲人士患有至少一種以上慢性疾病,比起14至25歲人士高出六倍。報告又指,若果及早發現相關疾病,可助增加勞動力,為經濟作出貢獻。
分兩層面資助 低收入家庭先行
楊永強表示,現時45歲以上人口約有351萬,基金會建議政府分階段推出「慢性疾病管理醫療券計劃」,而該計劃分為兩個層面,包括資助45歲或以上人士每人最高1000元進行身體檢查,以及為高血壓及糖尿病患者提供每年3040元醫療費補貼,讓他們在私營醫療覆診。由於低收入家庭成員患有多種疾病機會較高,報告建議以低收入家庭為試驗,成效好的話,就會考慮推廣至較高收入家庭。
首年資助檢查身體涉及兩億元,而醫療補貼費則涉及五至六億元。被問到政府能否承擔,楊永強指這個問題要詢問政府當局,但有關計劃是對醫療系統的投資,能夠預防慢性疾病及併發症,長遠可以降低社會成本。被問到為何是45歲,楊永強表示,因為45歲患有慢性疾病的機率較高,而政府可以將計劃提早,但最後也要考慮整個成本效益。此外,基金會又建議,衛生署、醫院管理局和社會福利署,以及私營長者服務機構,建立「健康促進網絡」,為長者提供以社區為基礎護理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