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特首梁振英(右三)頒發獎牌和獎杯予保良局董玉娣中學的選手
第十屆香港杯外交知識競賽火熱進行,進入決賽的六所學校隊伍就國家的多邊外交、大國關係、公共外交等話題進行精彩闡述,最終保良局董玉娣中學蟬聯三屆冠軍。行政長官梁振英擔任活動主禮嘉賓,表示香港在「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和基本法的原則下,處理一部分與自身有關的對外事務,因此讓學生增進對香港和國家在經濟、教育、文化、科技多方面對外關係的了解非常有意義。/大公報記者 孫凌奕
此次比賽以「大國外交,變與不變」為主題,吸引全港76間中小學共5700多名學生參賽,創歷屆之最。
比試搶答與情景模擬題
經過五個月的激烈角逐,決賽在昨日正式開始,在搶答題與情景模擬題兩個環節之後,保良局董玉娣中學以272分脫穎而出,再次衛冕。保良局百周年李兆忠紀念中學、浸信會呂明才中學獲得銀獎,而銅獎學校則為英華書院、聖言書院及中華傳道會安柱中學。
行政長官梁振英、外交部駐港公署署理特派員佟曉玲、副特派員胡建中、香港明天更好基金信託人楊建文、中聯辦教育科技部部長李魯、外交部港澳台司參贊田敏及新聞司參贊魏欣等作為主禮嘉賓出席。
佟曉玲:讓市民了解國情
梁振英為學生頒獎後,讚揚比賽極具意義。他表示,中國是外交大國,在國際間有很廣泛及重要的雙邊和多邊關係,身為香港居民,同時也是國家的一分子,需要了解國家在國際關係方面的外交知識。從香港層面看,香港是國家600多個城市裏面高度開放的國際化城市,在「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和基本法的原則下,處理一部分與自身有關的對外事務,因此讓學生增進對香港和國家在經濟、教育、文化、科技多方面對外關係的了解非常有意義。
佟曉玲指出,舉辦該活動是為了讓香港民眾,特別是中小學生更多了解外交和國情。近年來,我們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大國外交之路,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堅持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堅持維護二戰後國際秩序,堅持「外交為民」,並提出更多中國倡議,承擔更多中國責任。
參賽者常留意外交新聞
獲得最佳發言人獎的浸信會呂明才中學中五學生谷潔茵已是第三年參加該比賽,首次獲此殊榮。她表示,為了參賽每天都會留意關於外交的新聞,瀏覽外交部網站;又認為中國的外交政策都是希望不同國家一起促成一個合作共贏的局面,促進各國之間的友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