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春節期間,江西中部一小城排隊購房的人群/大公報記者毛麗娟攝
與一、二線城市於2018年春節樓市全面按「暫停鍵」不同,今年春節,內地樓市成交量仍主要以三、四、五線城市為主,返鄉置業、投資購房、方便子女進城上學等因素成為三、四、五線城市樓市「喧囂」的主力。記者的家鄉樟樹─江西省中部一個縣級市,樓價按年漲20%至30%,不少購房者反映,整個2017年購房均要排長隊、託關係,而市區樓盤更是多數從每平米均價5000元飆漲至均價7000元(人民幣,下同)左右。/大公報記者 毛麗娟
春節假期期間,記者希望考察一下家鄉樓市春節裏的熱度,恰逢樟樹四特酒廠旁邊一個新盤認購。早上九時,寒風中的簡易棚內,已是人山人海、座無虛席,開發商打出「前50套成交送高端智能機器人一台」的廣告,儘管沒有售價折扣,該樓盤當天仍然勁銷八成多。
回家娶親 購房作彩禮
記者採訪發現,購房主力以25歲至45歲人群為主,購房目的多是以換房、安家需要、方便孩子上學以及投資為主。一位40歲左右的男性購房者就表示,一線城市樓市投資的成本太高,選擇回鄉投資主要是不想錢閒置着貶值。
在上海工作的小肖今年春節回家結婚,按照江西當地的習俗,娶親的男孩家必得在城裏購置有房產以作彩禮,說出去才不跌份兒,小肖因此在去年緊急與父親磋商在城裏買房。
「沒敢買市中心每平米7000至8000元的房子,選擇了外環旁邊有小學的房子,我買時價格已經漲到了每平米5300元,而半年前價格是每平米4300元。」小肖說,短短幾個月過後,他的房子又漲到了每平米6000元,果斷買了的舉動對於剛畢業在上海打拚、每月工資不足7000元的他來說,已經是一個幸運。
買房遷就子女上學
除了娶親置業,春節返回家鄉置業的人潮中還有不少人是出於方便孩子進城上學的目的。隨着城鎮化進程的加快,自2000年以來,一場針對全國農村中小學重新布局的舉措——「撤點併校」行動開始展開,大量原有的農村中小學被撤銷,一些學齡兒童不得不被集中到鄉鎮小學上學,離家遠、交通不便等因素令到不少70、80後家長紛紛加快在本市置業的步伐,乾脆將孩子帶至城裏上學。
付小東就是這一群體中的一員。2018年,他的孩子即將面臨「小升初」,為了給孩子更好的教育資源、離家更近的上學環境,春節返鄉期間,他選擇了火速入手一套學區房。「雖然貴一點,但我們在一線城市打拚不就是為了孩子嗎?我覺得值得,並且在一線城市賺錢、到三四五線城市來花,還是花得起的。」付小東透露,在他老家村裏,只要在一線城市買不起房的,無一不在家鄉市裏購置了新房。
樟樹百辰房產一銷售中介表示,樟樹房價均價已上升至7000多元,而本市普通工薪階層的薪水大概在3000元左右。他認為,旺盛的購買力主要來自赴一、二線城市務工的人員的返鄉置業。
來自中原地產研究中心的數據顯示,二月份上旬,一線城市成交量環比下降33%,二線代表城市環比亦下降18%。與此同時,雖然部分三線代表城市成交量環比下降9%,但從同比來看,整體成交量繼續上升,升幅達到35%。
宜做好去庫存工作為上
不過,儘管三、四、五線城市搭乘返鄉置業潮的「快車」又火了一把,惟這把火能燒多久還是個未知數,一些過熱的三、四、五線城市,會否觸發調控尚不可知。去年十二月下旬,住建部部長王蒙徽在全國住房城鄉建設工作會議上表示,2018年將針對各類需求實行差別化調控政策,滿足首套剛需、支持改善需求、遏制投機炒房。庫存仍然較多的部分三、四線城市和縣城要繼續做好去庫存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