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撲水」全退不為奇
【大公報訊】記者陳詠賢報道:海航集團以約160億元向恆地出售地皮,兩地於2016年底由海航以合共約142.5億元投得,表面看是一來一回賺17億元,實情也顯示海航資金鏈危機迫在眉睫。
港企寧做地主拒做債主
有指海航及附屬公司債務或高達1萬億元(人民幣,下同),今年首季到期債務約650億元人民幣,集團首季或出現150億元資金缺口。海航已向債權人給出「還債時間表」,聲稱今年上半年將出售1000億元資產,計劃首季籌得200億元,第二季再集資800億元。
海航為啟德地四出撲水應付過橋貸款,但最終「爆冷」直接賣走兩幅地皮。買方是恆地還是新地並非重點,因相信洽商者眾多。最重要的是,香港發展商不是省油的燈,以低負債率兼保守策略見稱,故寧願直接收購也不願當債主,對海航還債能力質疑程度盡在不言中。
經此一役,海航首季籌資目標幾乎完成,但第二季的800億目標才是高潮所在。兩幅具升值潛力的靚地忍痛割愛,餘下兩地的命運值得關注。雖然海航表明套現所得將投放餘下兩地,但投地建屋到預售,資金回籠肯定較債務到期來得遲,故最終全面退場的機會也不小。恆地直接在啟德「插旗」,相信餘下兩幅相連地也會引來大型本地發展商虎視眈眈。地皮愈賣愈貴下,區內樓價豈有下行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