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記者倪巍晨上海報道:中國2017年GDP增速快將發布,受訪專家認為,去年中國經濟運行的穩定性不斷增強,供給側改革明顯加快推進的同時,經濟結構和質量持續提升,預計2017年中國GDP同比有望實現6.8%的增長,年初確定的全年經濟6.5%的預期目標順利達成。鑒於中央已對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進行重點部署,今年中國經濟有望迎來全面「提質增效」元年,消費將繼續成為中國經濟的「穩定器」。
受訪的機構均估計,2017年四季度中國經濟增長為6.7%,2017年全年的經濟增長為6.8%。
興業銀行兼華福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指出,去年四季度中國經濟增速或溫和放緩,一方面,第二產業GDP增速將隨工業增加值增速小幅放緩;另一方面,股票交易額和房地產銷售額增速的下滑,或令第三產業GDP增速有所回調。
消費續為經濟穩定器
申萬宏源宏觀首席分析師李慧勇解釋,工業生產、投資總體上月有望保持穩定,惟消費、進出口指標溫和回落;此外,上月CPI同比漲幅料小幅改善,PPI同比漲幅則在基數效應下繼續回調。
交銀金研中心高級研究員劉學智分析,房地產開發投資上季顯著走弱,製造業和基建投資則維持平穩,整體投資對當季GDP貢獻率約30%;此外,上季消費增長基本平穩,當季消費對GDP貢獻度預計在65%左右,鑒於當前中國貿易形勢表現較好,上季貿易項目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或約5%。
中金公司宏觀分析師劉鎏表示,鑒於過去數月PPI同比漲幅依然較高,上季中國名義GDP預計增長11%,僅較前值放緩0.2個百分點。
展望未來,招行資產管理部高級研究員劉東亮相信,在房地產長效機制下,今年房地產投資僅較去年小幅下行,但在資金來源受限背景下,基建投資或將承壓;此外,出口對GDP的邊際貢獻不會明顯回落,消費有望繼續成為中國經濟的「穩定器」。李慧勇說,中央層面對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已進行重點部署,今年將成為中國經濟全面「提質增效」的元年,建議關注消費及智能製造領域的發展。
魯政委坦言,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側重點,從「三去一降一補」轉為「破」、「立」、「降」,這有助於推動「破除無效供給」、「培育經濟新動能」,及「降低實體經濟成本」。
劉學智提醒,中國經濟「三駕馬車」在今年或呈現「一降一升一穩」格局,即出口增速將回升、投資增速將回落,而消費增速繼續保持平穩。他相信,當前中國新興領域經濟增長較快,經濟增長的韌性有望不斷增強,雖然房地產投資增速或下降,但不會對經濟運行構成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