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A股IPO審核周期縮逾半至15月

時間:2017-12-05 03:16:11來源:大公網

  中國證監會主席助理宣昌能昨日在浙江烏鎮表示,目前新股發行已經常態化,至今年十月底已審結企業數量達歷史最好水平,料全年審結企業數量將大大超過以往任何一年,核准發行企業數量也將超過2010年347家的歷史最高水平,首次公開發行股票(IPO)家數和融資規模均居同期全球前列。但另一方面,也強調全面從嚴監管以提升上市公司質量,同期IPO審核未通過率(包括終止審查和被否決)約為29%。\大公報記者 彭巧容

  宣昌能昨日在第四屆世界互聯網大會風險投資和互聯網產業發展論壇上作上述表示。他透露,去年以來證監會加強IPO的制度建設,今年IPO企業從申請受理到完成上市,平均審核周期為一年三個月左右,較之前需三年以上的審核周期已大幅縮短,市場可預期性增強。

  在審企業數降至500家

  隨着審核工作節奏有序,IPO在審企業數量已由歷史最高點、去年六月底的895家,下降到當前的500家左右的水平,其中大多數(約300家)為今年受理企業。他預計到今年底,IPO在審企業將主要為今年新受理企業,存量企業的排隊時間結構相比以前大為改善,成為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源頭活水」。

  但為防止「帶病申報」、「病從口入」,至今年十月底IPO審核未通過率約為29%。證監會上周五的發行審核委員會上,更首次出現三家公司上會,但「零通過」的情況。

  據Winds的統計,新一屆發審委自十月上任以來,共召開16次會議,審核了61家上市公司的IPO申請,通過率僅為55.73%。證監會主席劉士余此前宣布,對發審委和委員的履職行為「無禁區、全覆蓋、零容忍,終身追責」。東北證券研究總監付立春表示,新一屆發審委在終身問責的新制度下,心中要有資本市場和保護投資者利益這本大帳。相應的審核標準,通過比率,必將更加嚴格,更加謹慎。

  在保持新發行常態化同時,也推動IPO企業現場檢查常態化。宣昌能引述數據指出,去年四季度以來,證監會已先後完成對兩批次、47家IPO企業的現場檢查,先後向證監會稽查部門移送4家公司涉嫌違法違規線索,對5家企業採取了出具警示函監管措施。今年九月下旬以來,又開展了23家IPO企業的現場檢查。

  續支持科技創新企融資

  此外,證監會也為風險投資提供了便利、暢通的退出渠道,吸引大量社會資本流向創新創業活動,形成資本市場與創業投資活動的良性循環,有效促進社會優質資本的形成,有效助力推進「去槓桿」重點任務。而2016年以來,新增上市公司也呈現出國家重點支持領域高度契合的鮮明特點。二○一六年至今年十月底,新上市的605家上市公司中,有高新技術企業495家,佔比達到82%。

  證監會下一步還會繼續研究完善創業投資基金投資年限與上市後鎖定期的反向掛鈎機制,引導並促進具有長期投資和價值投資理念的創業投資基金規範發展,為科技創新企業提供融資支持。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