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共享單車在港曲折中前行

時間:2017-11-21 03:15:41來源:大公網

  圖:Gobee Bike聯合創辦人兼首席執行官拉斐爾對公司前景充滿信心,並料年底前車隊規模超過兩萬輛的預期目標/受訪者提供

  內地共享單車品牌已進入淘汰階段,惟香港同業姍姍起步方興未艾。今年4月份,本港首例無樁式單車租賃商Gobee Bike上線,但圍繞其商業模式的爭議持續發酵,尤以違規泊車最受詬病。公司聯合創辦人兼首席執行官拉斐爾.科恩(Raphael Cohen)接受《大公報》專訪時稱,現時共享單車市場需求依舊旺盛,但業務增長受限於泊位不足,希望能得政府更多支持。惟分析指,增加泊位或無法根除現實難題。/大公報記者 李靈修

  法國人拉斐爾.科恩在大學期間曾作為交換生留學中國一年,其間對於內地移動互聯網的蓬勃發展印象極深。三年前已在香港工作的他,從報紙上看到內地共享單車的報道,開始對無樁式單車租賃模式產生興趣。他向記者表示,自己在巴黎時也租用過當地廠商Vélib旗下的公共單車,但那種有樁式單車的使用並不方便,經常因為泊位緊張而無法順利還車。

  在北京體驗了共享單車的運作後,拉斐爾遂決定將該創意移植到香港市場。經過較短時間的籌備,Gobee Bike在今年4月19日在沙田及將軍澳地區投放首批共享單車。用戶在租用單車前需繳納按金399港元,收費標準則為每30分鐘5港元。有別於香港傳統單車租賃行業,Gobee Bike將產品的使用場景鎖定為半小時內的短途旅程,同時主打綠色出行的環保理念。

  上線以來爭議不斷

  雖然有現成的商業模板作為參考,但Gobee Bike在推出後依然爭議不斷。先是專業人士指出公司App存在安全隱患,用於付款的信用卡資料有機會被泄露,後有租車用戶投訴無法正常解鎖,或是註銷帳號後無法收回按金。拉斐爾坦言,由於研發周期較短,App的確存在不少程序漏洞。此外,用戶增長規模超出預期,使得IT系統負荷超載,也是造成故障的主要原因之一。「公司正在擴充技術團隊,藉此提升軟件的穩定性。」更嚴峻的挑戰來自於單車停泊。

   據悉,Gobee Bike在投放單車之前,曾找到投資推廣署(Invest HK)進行諮詢,但由於後者誤判共享單車業務係一般單車租賃,對違泊問題的複雜性認識不足,因此未安排Gobee Bike與區議會充分溝通,致使拉斐爾並未知悉相關執法安排。在Gobee Bike業務推進數月後,即在沒有提前通知的情況下,遭遇執法人員成批沒收充公違泊單車。

  本港執業大律師、中澳法學交流基金會執委丁煌表示,清理違泊單車屬於跨部門行動,在平時較為少見,這也從側面反映出隨着共享單車規模激增,為地區交通管理造成巨大壓力。他又指,單車此前並非香港社會的主要出行工具,只作為居民在節假日的消遣方式,政府也缺乏應對共享單車這種新生事物的經驗,如何做到有效管理需要各方進一步商討。

  獲阿里投資拓海外

  為避免過多公共泊車位用於商業行為,區議會與運輸署還要求,廠商投放在各地的共享單車,只能佔用該區單車泊位的25%。但儘管如此,拉斐爾仍充滿信心。「目前用戶規模增長很快,有把握超額完成兩萬輛的全年投放目標。」資料顯示,Gobee Bike於今年8月份獲得首輪融資,涉及金額逾900萬美元(約7030萬港元),阿里巴巴香港創業者基金為主要投資方之一。Gobee Bike於上月打入法國巴黎及里爾的單車租賃市場,並計劃拓展業務至其他歐洲國家。但昨日有法國媒體報道,巴黎市政府擬以「商業用途佔用公共空間」的名義,對無樁式單車租賃公司徵稅,並希望對共享單車行業設立管理框架。拉斐爾在港已參與多個創業項目,包括晚鳥酒店訂房App「Hotel Quickly」。他表示,近年來明顯感受到香港政府加大對本土創業的扶持,希望未來能有更多利好政策落地。「香港社會在單車出行方面的規劃建設還有不足,建議在地鐵站等人流密集處增加單車泊位。」

  但丁煌對此並不樂觀,直言增加泊位無法根除現實難題。香港市場上新近又冒出多家共享單車品牌,Gobee Bike減少的車位佔有率很快會被其他廠商填補。如果一味增加泊車位,很大機會陷入「車位愈多、單車愈多」的困境。「也許有樁式單車租賃更加適合香港,因為該模式的單車與泊位數量是可控的。」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