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企外闖步伐加速,一方面是海外企業因自身問題,致身陷財政困境或其他原因,無力透過自身力量翻身,給予其他投資者一個併購的機遇;另一方面,也是內地政府支持中企揚帆出海的結果。
以東芝、夏普為例,某程度上與自身財政相關。從近期的境外併購交易,除了是同行業的「強強結合」,還涉及一些知名品牌的併購。摩根大通此前發布的報告也預測,今年買家的投資意向會集中在具有戰略意義的行業部門:一是與中產階級崛起相關的消費和休閒、娛樂行業投資機會,尤其側重於知名品牌。二是工業領域的收購專注於行業專有知識。三是科技行業的交易以追求強大的技術優勢為主。四是電力、公共事業基礎設施,以及自然資源的投資等。
羅兵咸永道統計顯示,今年上半年中企海外併購交易總金額同比雖降13%,但交易數量增8%;境外併購的交易數量482宗。由於交易金額易受大宗交易影響,故從交易數量增長看,更能體現交易活躍度上升。去年以來,內地監管層表示密切關注非理性對外投資傾向的同時,強調有利於產業升級和技術研發,符合國家戰略投資方向的投資是明確受鼓勵領域。羅兵咸永道預計,未來中企對海外高科技和高端製造行業的投資將保持增長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