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公報訊】記者倪巍晨上海報道:在岸人民幣兌美元昨日升穿6.67關口,一度上漲近300個基點或0.33%,日盤收市升幅縮窄至升224點報6.6731元。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昨日也結束連續三個交易日的下挫走勢,較上日升70個基點報6.6709。分析稱,內地經濟的持續平穩增長、人民幣定價機制引入「逆周期調節因子」、內地跨境資本流動趨於穩定,及美元偏弱的走勢等,促使近日人民幣匯率走強,未來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料仍以「雙向波動」為主。
交易員稱,美匯指數隔夜回調導致昨日早段人民幣空頭踩踏止損,加上客盤仍保持偏結匯的格局,昨日人民幣在岸市場成交額由上日的280.71億美元,擴大至326.35億美元。自今年五月末,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報價模型引入「逆周期調節因子」後,在岸、離岸人民幣便雙雙開啟強勁走勢,年初以來人民幣漲幅近4%。與之對應的是,今年以來美元累計跌幅約9%,錄1985年來同期最差表現,且今年5月至8月間,美元指數下跌逾6%。
美匯今年來累跌8%
蘇寧金研院宏觀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黃志龍分析近日人民幣兌美元表現時表示,近期美元指數的頻頻下滑,引發人民幣兌美元匯率「被動升值」,這與去年下半年美元升值帶動人民幣兌美元「被動貶值」的機制是一致的。交銀金研中心高級研究員劉健分析,周三美元指數下跌約0.4%,美聯儲周四凌晨發布的政策會議紀要顯示,九月議息會議或宣布「縮表」問題,由於市場對此已有所預期,因此對美元的刺激作用不強;另一方面,美國通脹數據已連續數月遜於預期,這令美聯儲內部對年底是否升息存在分歧。
黃志龍提醒說,今年以來美元指數回調逾8%,且歐洲經濟的持續復甦或繼續支持歐元走強,鑒於此,美元指數修復性回落或仍延續,未來人民幣兌美元料還將保持「穩中趨強」的走勢。劉健明言,歐洲央行若確定削減QE(量化寬鬆),將為歐元上漲提供動力,並對美元走勢構成打壓,進而對人民幣匯率形成利好,估計下月歐洲央行確定削減QE前,人民幣仍有較大的升值可能。不過,當前中國經濟運行短期或面臨壓力,十月份後人民幣匯率走勢有待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