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實踐「一國兩制」應牢牢把握底線\魯力

時間:2017-07-08 03:15:43來源:大公網

  香港迎來回歸祖國二十周年的大喜日子,國家主席習近平視察香江,帶來中央對香港的關懷與支持,極大振奮了香港人心。

  一系列前所未有的紀念活動,無論是習主席分別會見香港不同階層人士,檢閱駐港部隊,還是規模盛大的文藝晚會和煙花匯演,以及「遼寧」號航空母艦訪港,這一切都宣告着,香港與祖國同命運,愛國愛港的港人完全有能力把香港治理好。

  習主席在視察期間的一系列講話,特別是「三個相信」、「四點意見」,都是中央對香港最大的支持與鞭策,為今後「一國兩制」的全面貫徹指明了方向,將激勵香港廣大市民為香港更美好的明天而奮鬥,對香港未來的發展必將產生非常深遠的積極影響。

  不容以「高度自治」對抗中央

  正如習主席所指,在香港要全面地貫徹基本法、實踐「一國兩制」,對底線的觸碰「是絕對不能允許的」。習主席指出,當前「一國兩制」在香港實踐遇到一些新情況新問題,特別強調「任何危害國家主權安全、挑戰中央權力和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權威、利用香港對內地進行滲透破壞活動,都是對底線的觸碰,都是絕不能允許的」。可見,這涉及如何精準理解「一國」和「兩制」的關係,認清中央和特區的關係。尤其在「一國兩制」下,「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應是中央授權港澳兩個特別行政區的高度自治,只有準確拿捏,才能有效促進中央和特區的關係和諧共融。

  在香港,有些人片面認為,《基本法》規定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國防和外交歸中央管,其他事務都屬於特區高度自治範疇。因此,謀劃香港未來理應由特區政府和香港社會各界自己來做。對此,張德江委員長曾明確指出,中央與特區是授權與被授權關係。即使《基本法》規定特區國防和外交歸中央管。但是,經中央授權,特區政府可以處理特定的國防和外交的事宜。同理,即使《基本法》規定特區經濟和社會發展屬於高度自治範疇,但行政長官及其管治班子必須就特區整體和長遠發展的方向、方針、重要政策和部署,向中央請示和匯報。何況,隨着香港與內地經濟一體化不斷拓展,香港經濟和社會發展越來越有與內地協調合作的必要。

  實踐「一國兩制」要把握底線,在任何情況下都不允許以「高度自治」為名對抗中央的權力。特別是近年社會有人鼓吹「固有權力」、「自主權力」,甚至宣揚「本土自決」、「香港獨立」,這都是否認中央對香港的管治權,企圖把香港變成一個「獨立」、「半獨立」政治實體,中央對此絕對不能視若無睹,特區政府對此更應依法取締、嚴懲。正如習主席所指,觸碰底線「是絕對不能允許的」。

  不要觸碰底線,是在面對政治與民生問題時,要客觀看待、理性分析、依法辦事,不要以身試法。習主席看到了香港在政治、民生等方面的新情況和新問題,才耳提面命香港特區各界,要正確看待、理性分析,不能簡單歸因,更不能有情緒化態度。而更重要的,是他寄望香港各界要做好團結,維護社會和諧穩定,消解戾氣、增進和氣、弘揚正氣,匯聚愛國愛港強大正能量。包括在面對房屋、就業和養老等民生問題時,市民必須客觀理性分析,求大同、存小異,才能在當今思想、利益多元的大環境中,凝聚一切可以凝聚的力量,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群眾,同心協力推進特區有效治理。

  全港市民和特區政府都應該堅決維護「一國兩制」的這些底線,與「港獨」等危害國家主權的行為進行堅決鬥爭。習主席指出,不斷推進「一國兩制」事業,符合國家根本利益和香港長遠利益,也符合外來投資者利益。董建華擔任特首時曾講過一句名言:香港好,國家好;國家好,香港更好!從另一方面來看,維護國家的主權與發展利益,也是關係到香港長遠繁榮發展的根本保證。

  中央一如既往支持香港

  習主席的講話具兩個層面的意義,包括強調「一國兩制」,以強硬態度向「港獨」指出,香港是法治社會,「港獨」違反基本法,是絕不允許的。另一方面,習主席還鼓勵香港政府面對「港獨」時不要怕,處理問題時要有勇氣和擔當,不能以退一步去換取短暫的社會和諧。習主席還勉勵香港公務員,「官員要有強烈使命感及時代責任感」。香港有憲制責任維護國家主權,盡快完成《基本法》第23條立法有其迫切性,是刻不容緩的。

  習主席提醒香港市民,「蘇州過後無艇搭」,香港不能再靠「家底」食老本。近年來,香港已經因為泛政治化內耗、停滯、空轉了很長時間,錯過了很多發展機遇,被周邊的城市趕過。因此,香港人應當要團結起來,放下爭鬥思維,珍惜機遇、抓住機遇,把主要精力集中於發展及建設香港上,為香港發展帶來希望,為年輕人帶來希望。

  習主席的講話發出非常正面的信息,顯示中央一如既往支持香港。香港經過20年的風風雨雨,「一國兩制」及《基本法》也經得起考驗。習主席的講話為確保「一國兩制」行穩致遠指明方向,期望香港社會能一同回顧20年歷程,總結過去經驗,搭乘祖國發展的快車,令香港再創輝煌。

  資深評論員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