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粵港澳融合創造多贏\大衛

時間:2017-07-08 03:15:39來源:大公網

  圖:規劃中的粵港澳大灣區有機會超越東京灣區,成為全球最大灣區經濟

  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昨日全線貫通,具備條件在今年底通車,珠三角基建互聯互通將步入新里程,有助粵港澳深化合作、促進發展,目標打造成為世界級灣區經濟,粵港澳一體化、融合發展趨勢是不可逆轉。

  大灣區成為合作升級版

  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港見證發改委、廣東省政府、香港特區政府與澳門特區政府共同簽署粵港澳建設框架協議,可見中央對大灣區規劃十分重視。根據框架協議,大灣區有四大合作目標:一是強化廣東作為全國改革開放先行區,構建科技、產業創新中心和先進製造業、現代服務業基地。

  二是鞏固和提升香港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三大中心地位、強化全球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地位和國際資產管理中心功能,推動專業服務和創新及科技事業發展,建設亞太區國際法律及解決爭議服務中心。

多項跨境基建互聯互通

  三是推動澳門建設世界旅遊休閒中心,打造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服務平台。

  四是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成為具活力的經濟區、宜居宜業宜遊的優質生活圈和內地與港澳深度合作的示範區。

  至於粵港澳大灣區涉及合作重點領域則包括有推進基建互聯互通、進一步提升市場一體化、打造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等。換言之,大灣區可視為粵港澳合作的升級版。

  事實上,粵港澳合作由來已久,從一九七八年改革開放開始,以「前店後廠」模式推動製造業生產,之後在內地與本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安排下,合作範圍擴大至服務業,現在規劃中的粵港澳大灣區,不僅是全球科技創新中心,還將是世界級的先進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基地,大有機會在三至五年內超越東京灣區,成為全球最大灣區經濟。

  將有政策措施深化融合

  值得注意的是,粵港澳將有多項跨境基建互通,包括昨日主體工程全線貫通的港珠澳大橋、廣深港鐵路與蓮塘口岸,預期相繼在未來一兩年內落成,令往來香港與珠三角東部與西部的時間大為縮短。由香港出發,四十五分鐘車程便可到達澳門、珠海和深圳前海,一小時更到達廣州、中山、江門,三小時基本上覆蓋珠三角主要城市。因此,完善基建互聯互通是粵港澳大灣區的重要發展動能。

  中央有關部門將積極研究出台便利香港人在內地學習、就業、生活的具體措施,意味着粵港澳融合進一步深化、實現互利共贏,這發展趨勢是不可逆轉。本港可開拓經濟發展新天地之餘,還一定程度紓解本港發展土地荒問題,有助地價、樓價回歸合理水平。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