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巨輪向前行,內地與香港的房產經紀業都在專業水平上追求更進一步,買樓是普通人終一生積蓄的重要決定,地產代理的服務本來就一直受到關注。而近年無論內地或本港的同業亦日益壯大,已經可以左右市場大局了,社會自然進一步關注地產經紀業的操守和專業性是否能滿足到市民的期望了,這算是大局所需,大勢所趨呢。
地產經紀的良莠不齊,其實大部分是源於人海戰術,本來行業的專業水平應該由四方面形成的:
第一,以專業牌照為入行門檻確保入行的專業水平。
第二,樓盤介紹及成交的過程中,要遵從指定的專業流程才可在做法及資訊發放的時間及先後次序上保障到消費者。
筆者認為以上兩點是內地同業要行的路,以現在市場上的低比率持牌率,不認真行香港的「無牌執業刑事化」難以建立普遍的專業水平。
第三,對重犯違規者嚴懲執法才可以將已出現渾濁的局面去蕪存菁,亦只有這樣才可阻止財雄勢大的企業,視少少的罰款為犯例的成本從而得到優勢而產生不公平競爭。
人海戰術有損行業
第四,行業在道德上要有追求更高的風氣,才可得到公眾真正的尊重和信任,除業界領袖以身作則締造良好氛圍外,一個業界的生存環境,必須能「高薪才可養廉」吸納社會各方精英加入本業。但在人海戰術下,其實無論在內地及香港每個經紀的平均成交,每年也只是兩至三宗買賣,加上行業形象欠佳自然不受到尊重,怎會有人才加入?
香港立法及執法地產代理條例已有二十年,已充分令到二手市場專業化,令到消費者得到相當全面的保障,成為了其他城市立法規管業界的榜樣。若不是因為政府對一手市場的寬鬆運作,香港人海舖海戰術就不會如此惡化了。
現在一手市場買賣流程中還沒有充分保障到消費者,而「街霸銷售」亦容易令無牌人士混雜其中。
社會不斷進步,樓價亦愈來愈高,在犯罪愈來愈複雜及有組織性的情形之下,市民及政府應加予更大力度,不要給力量微弱的地產代理監管局孤軍作戰、消費者和代理業中小行自生自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