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內地為壓制樓價增長過快,在一、二線城市推行十分嚴厲的調控措施
踏入2017年首季,內地樓市在政府的強力打壓下,繼續上演瘋狂派對,房企似乎都在盡其所能地賣樓,暫時忘記可能即將出現的黑暗歲月。雖然首季房企銷售仍錄得強勁按年增長,但有投行已經警告,不能期望第二季可以延續有關增幅,料全年房企銷售將會恢復正常化,投資房企需要審慎。
為壓制樓價過快增長,中國各地一、二線城市相繼出台可謂史上最嚴厲的調控措施,例如四月廣州新政下單身限購一套住宅,外地戶籍連續繳納社保三年延長至五年;南京非戶籍限購擴大至全市,而三月時北京已經推出「認房又認貸」,甚至將鋼刀揮向「商住房」,實行全面限購。
首創潤地恆大握土儲較多
不過,在內地各省市全力出擊下,房地產市場卻毫不給予「面子」,4月18日國家統計局70大中城市住宅銷售數據顯示,高達62個大中城市樓價環比仍在上升,下跌的僅八個,雖然升幅已經有所放緩,但分析擔憂政府並不會對此感到滿意,料短期內將會招來更多狠辣的招數。
分析亦擔憂,房企去年年底紛紛高價搶地,面對政府強力的調控措施,尤其不少城市推出的限價政策,將大大壓縮房地產企業的利潤率,如果調控導致銷售增長放緩,房企資金流動性亦可能會受壓。
不過,由於去年房企銷售普遍表現理想,企業手頭現金及資本結構良好,短期違約風險不會急增,行業亦不會出現「硬着陸」,而今年入帳項目多為去年或前年銷售,今年業績將不會有所反映,但長遠前景則有一定隱憂。
展望未來,分析機構認為可以長線關注一些涉及雄安概念或大灣區發展的內房企業,由於雄安新區發展方向未明,發展商目前亦未有在區內插旗的機會,中國政府更嚴禁大規模開發房地產,嚴禁違規建設,又對周邊規劃、樓價、地價嚴加防範,短期內難以尋找實質受惠股,但一些擁有國企背景,或於區內有較多土儲的房企可以留意,如首創(02868)、華潤置地(01109)、恆大(03333)及融創中國(01918)等,均於區內有較多土儲。
雄安大灣區不作短線投資
至於粵港澳大灣區則較為明朗,在區內城市如深圳、廣州等作為基地,又或具備充足土地儲備的內房將成為當中的受惠者,例如龍光地產(03380)、深圳控股(00604)、越秀地產(00123)、雅居樂集團(03383)等都被看好。
分析員亦提醒投資者,無論雄安或大灣區發展,均屬長期規劃,投資者無需急於作短線投資,加上近期朝鮮局勢不穩,對投資前景帶來負面影響,投資者應視作長線投資,並可尋找合適時機再入市,毋須急於追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