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互聯網單車兩年融資60億

時間:2017-04-23 03:15:22來源:大公網

  【大公報訊】記者俞晝杭州報道:從去年秋天開始,共享單車大戰開始逐步蔓延,而在共享單車廝殺的背後,則是資本大佬的鼎力相助,包括阿里、騰訊、滴滴、經緯中國、真格基金等著名創投公司均已入場站隊,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互聯網單車這一領域已吸引了30多家投資機構,從2015年起,不到兩年時間,該領域融資規模已超過60億元人民幣。

  惡性競爭乃至免費

  從今年3月初開始,不少用戶開始頻繁收到ofo和摩拜單車的優惠短信。兩者先是推出力度相當的充值返現活動,如ofo開展「任性特惠充值最高返現100%」活動,摩拜單車也開展了類似的活動。很快,兩者的充值返現大戰又升級成了免費大戰,ofo和摩拜均推出「3月6日至12日免費騎行」活動。

  無論是優惠還是補貼,兩大平台可以展開如此大規模的促銷活動,也與背後所獲得的巨額融資不無關係。這樣的正面搏殺也讓人想到了兩年前滴滴與快的的打車補貼大戰,這場燒錢的比拼最終以兩大平台的戰略合併告終,也把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共享經濟模式,傳播到了普通老百姓的生活當中。

  業內人士認為,此次共享單車平台之戰,之所以能吸引兩大巨頭再次入場,源於其更有潛力的出行流量入口。以摩拜單車為例,在今年的4月14日,摩拜單車宣布日訂單突破2000萬單,而這距離它去年4月22號上線,剛剛過去一年,滴滴則用了幾年時間才達到2000萬單的日訂單。因此,這也成為騰訊與阿里的下一個不容放棄的增長點。

  不過,此前投資了共享單車公司ofo的新華聯董事長傅軍指出,共享單車的1元定價合理,惡性競爭以至於免費,是不合商業邏輯,須盡快停止。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身為全國政協委員的傅軍,提交了加快制定「共享單車」法規性管理辦法的提案,建議加強金融監管、防範金融風險,促進「共享單車」經營模式的健康發展。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