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線寬頻」財困事件現轉機,「白武士」及時出現,「永升亞洲」昨日宣布以供股包銷方式注資七億元,支持「有線」繼續生存和發展。
本港電視台已經「買少見少」,最老牌的「亞視」年前終因財政問題無以為繼而停播;而「有線」的二十四小時新聞和「播波」,在不少市民中已是家喻戶曉和不可或缺的節目,如果一旦停播,那真是「不忍卒睹」的事。如今「永升亞洲」及時出手,以市場注資方式接手入主,負責人之一的邱達昌昨日在記者會上詳細介紹了有關計劃和構思,包括減赤三億、盡量少裁員和加強財經資訊新聞,都是已經成竹在胸和目標明確的。相信「新人事新作風」,也會帶來新希望,經過一番短暫的「痛苦」和努力,「有線」是能夠繼續站穩本港電子媒體一席之地,在新的方向下發展。
然而,可笑的是,在「永升亞洲」宣布入股消息之後,一些人包括《蘋果日報》,卻大字標題的說什麼「紅色資本買起有線」,刻意渲染有內地背景的資金進入及企圖控制本港電子媒體市場,甚至提出了新聞自主和新聞自由的敏感問題。
這真是「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有線」如果「水喉」被截,那才是叫人憂慮之事;怎麼,如今「大水喉」開到,卻又有什麼「紅色」、「綠色」的「帽子」拋出,實在是唯恐香江不亂和居心叵測。
事實是,「永升」大股東「新世界」鄭家純是無人不知的本地富豪,邱達昌就更是「電視世家」,還有並非大股東的兩名內地企業家,在本港和外國也早已有投資業務,如此投資就是投資,真金白銀,合法合規,又有什麼「紅色資本」可言?至於說新聞自主和新聞自由,一些人的意思是不罵內地政府、不罵特區政府就不是新聞自由,那麼,也只好由他們繼續叫囂去好了,「有線」不可能走上「逢中必反」、「逢特必反」的歪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