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新區」這個詞最近兩天刷爆朋友圈,朋友們紛紛在地圖上尋找這個過去名不見經傳的地方。中共中央、國務院日前印發通知,決定設立河北雄安新區。這是繼深圳經濟特區和上海浦東新區之後,又一具有全國意義的新區。
雄安新區地處河北省中部地區保定市的雄縣、容城、安新3縣及周邊部分區域,距離首都北京一百多公里,地處北京、天津、保定腹地。根據規劃,雄安新區建設起步區面積約100平方公里,中期發展區面積約200平方公里,遠期控制區面積約2000平方公里,是整個香港面積的兩倍,比深圳特區總面積稍大。
探索人口經濟發展新模式
雄縣、容城、安新三個縣現有開發程度較低,去年本地生產總值僅為200億元左右,是深圳的約百分之一,發展空間充裕。這裏有聞名的白洋淀水鄉,生態環境優良、資源環境承載能力較強,發展潛力無限。
這些年,人們對於大北京地區環境多有詬病,政府也一直在想辦法紓解北京困境。從早先的首鋼外遷,到將大型批發中心遷出北京,到幾年前決定將北京市政府遷往通州區——首都的可持續發展一直在中央考慮之中。
設立雄安新區,是以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深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作出的一項重大決策部署,對於集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探索人口經濟密集地區優化開發新模式,調整優化京津冀城市布局和空間結構,培育創新發展新引擎,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
可以說,這個春天,習近平在華北平原上畫一個圈的重大意義,絲毫不亞於30多年前鄧小平在南海邊畫的一個圈。那時,深圳還僅僅是香港邊上的一個小漁村。30多年來,我們見證了深圳一躍而發展成最具科技潛力的「中國硅谷」,GDP總量直逼香港。深圳成為中國改革開放的一個靚麗樣板。
上海浦東新區,是國務院於1992年11月宣布成立的。20多年來,浦東新區已經發展成中國內地的金融中心。2016年,各類金融機構有1.1萬家,金融業增產值佔全市的27%。2015年,面積約佔上海五分之一的浦東新區,生產總值已經佔全上海的三成多。到2020年,浦東新區的人均GDP將超過3萬美元。
建設深圳經濟特區和上海浦東新區,已經有力推動了珠三角、長三角地區發展,而且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接下來,以深圳和浦東新區為藍本的雄安新區,我們完全可以想像其發展前景。
深圳的發展,香港角色至關重要。無論是資金、人才、管理經驗,還是發展理念,深圳走的路子都有香港的影子。浦東新區的發展,香港因素也發揮了積極作用。如今,雄安新區展現了若隱若現的「副首都」身份,其最終建成面積不僅遠大於浦東,也大於深圳,在它發展的路上,香港有多少機遇,怎麼高估都不為過。
尋求香港的參與角色
據悉,對於雄安新區的規劃,習近平有直接指示:規劃建設雄安新區要突出七個方面的重點任務,包括建設綠色智慧新城;打造優美生態環境;發展高端高新產業;提供優質公共服務;構建快捷高效交通網;推進體制機制改革;擴大全方位對外開放。規劃顯示,雄安新區不僅肩負着打造新的經濟增長極以及解決「大城市病」問題的重任,還需要建設成為可持續發展的城市樣板。其間,香港有頗多優勢可以參與其中。香港的融資能力、智慧城市建設、優質公共服務等,都具有很強的優勢,完全可以在雄安新區建設中尋得合適的參與角色。
香港經濟這些年陷入瓶頸,進退維谷。由於地域狹小,香港已經觸及天花板,發展必須北望,與國家發展融入一體,納入國家發展的大棋盤中才能有更廣闊的發展空間。「粵港澳灣區」建設是國家給香港提供的一個機會,而雄安新區則是一個更大的機會,它不僅是一個白手起家的專案,更是中國的百年大計,千年大計,是「國家大事」。如果說,深圳特區成立、浦東新區設立,都是在香港回歸之前,香港和國家發展沒有條件融在一起。那麼,雄安新區的成立,則是在香港回歸20年之際。此刻,香港有條件和能力融入國家,國家也期待香港的融入。
現在,特區新一任行政長官已經選出,將在三個月後就任,希望新特首在組建新的政府班子時,要考慮一位能夠與內地溝通交流,有國家大格局的人入選。他(她)能夠協助特首,幫助香港參與到國家發展的巨流中,把握千載難逢的機遇。每一個港人也應該思考,在國家推出一個又一個發展機會的面前,我們應該怎麼做。
中華海外聯誼會理事、福建省政協常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