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隨着全球經濟回暖,加上美國總統特朗普新政刺激,投資者扭轉看淡商品的態度,資金顯著流入商品市場;圖為紐約華爾街銅牛像/資料圖片
經歷數年來經濟增長停滯後,投資者現今看好全球經濟復甦勢頭,商品價格出現多年來最佳表現,一月份全球管理的商品資產達到3910億美元,按年增長逾50%。一項追蹤商品期貨價格指數去年升28%,創2009年來最大升幅。投資組合經理預計,商品這一輪升勢剛剛開始,商品價格有相當大的上升空間。/大公報記者 鄭芸央
去年商品市場跌至歷史低水平,抵銷2000年代初數年的全部升幅。隨着全球經濟回暖,加上美國總統特朗普新政刺激,投資者扭轉看淡商品的態度,資金顯著流入商品市場。商品價格反彈,吸引新生產商投入,石油、天然氣、鋁金屬至小麥等,商品市場重現生機。
全球商品資產三萬億飆50%
通脹和全球經濟需求好轉,投資者開始重新湧入商品市場。根據花旗數據顯示,一月份全球管理的商品資產按月增長7%,達到3910億美元(約3.05萬億港元),按年勁升逾50%。花旗的數據亦顯示,主動型管理基金商品長倉增至2014年來最高水平。
德銀增強商品策略基金投資組合經理表示,商品市場過去數年經歷大幅下跌,去年的跌勢結束,而商品此輪升勢僅為開始,預計仍有很大上升空間。
追蹤商品期貨價格S&P GSCI指數去年升28%,創2009年來最大升幅。不少商品今年繼續上升,油價和天然氣價格過去十二月升逾50%,銀、貴金屬和木材等原材料價格近期顯著上升。根據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數據顯示,銅、棉花、石油期貨於一月時均觸及紀錄高位。一項追蹤石油、金屬、木材和其他商品價格的原材料價格指數,連續17星期創出紀錄水平,到二月最後一周才出現回落。
投資者憧憬特朗普的財政刺激、放寬監管等措施,可以進一步推動增長和消費者物價。特朗普上周二首次在國會演說,重申主張減稅和擴大基建開支。
基金公司DoubleLine策略商品基金投資組合經理稱,自去年美國大選後,市場情緒高漲,該隻基金約一年前開始增持商品,長倉比重由2015年9月的75%,增至截至今年一月的90%。
分析師表示,商品價格的升勢,反映消費者和商業需求穩健,對依賴商品出口的大多數新興經濟體有利,例如俄羅斯、南非和馬來西亞等國家。過去一年,受惠於商品價格反彈,巴西交易所交易基金升逾一倍。不過,也有分析師持審慎看法,高盛分析師報告指出,即使經濟指標表現向好,但仍然要關注實際需求、庫存消耗等因素。
美息走向左右大局
另外,部分分析師指出,美元上升將是一個問題,雖然美元在今年首兩個月內,大部分時間都在下跌,但近數天已經反彈。美國聯儲局可能在三月議息會議決定加息,令商品市場面對壓力。由於大部分商品以美元計價,美元上升意味商品價格變得昂貴。此外,石油出口國組織(OPEC)和其他非油組產油國家於去年十一月達成減產協議,油價有所反彈,但如果美國的石油產量大升,而油組未能延長減產行動的話,則可能窒礙油價升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