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港元拆息升勢或剛剛開始\李耀華

時間:2016-12-30 03:15:47來源:大公網

  圖:新興市場走資惡化,本港銀行港元拆息升至金融海嘯後新高

  港元拆息在昨日再度升至金融海嘯後新高,反映香港走資情況惡化,但是銀行界人士仍然大派定心丸,聲言香港目前並未見有走資嚴重的危機,銀行體系仍然維持着逾2500億的結餘水平,本港拆息上升亦將只是暫時性的現象。然而,這預測可能過度樂觀了,因為按拆息升幅計算,近日的走勢並不尋常,香港銀行是否仍然能夠繼續維持大額結餘亦令人懷疑。

  追查歷史,可以發現,一個月期港元銀行同業拆息在金融海嘯後大幅波動,直至2010年後,隨着美國等實施量化寬鬆,令資金加速流向新興市場,港元拆息才見回穩。而與2010年比較,近月拆息的升勢雖然不相伯仲,但最明顯不同者,是2010年正值量寬年代剛開始,資金開始大舉湧入包括香港的新興市場,但現在的情況剛好相反,全球正準備退市。

  觀乎美國近期經濟數據,以及特朗普上任後估計會令美國息口上升,資金將加速回流到美國,港元拆息的升勢,可能只是剛開始而已。雖然不少人相信特朗普上場後可能難以如期減稅和大興土木,但全球央行準備退市已成事實。繼美國後,日本在九月份率先宣布放棄定下買債目標,而歐央行更開始削減了量寬的規模(但延長了時期),這一切皆令市場相信,金融海嘯後所出現的量寬年代,將會開始結束。

  全球央行一旦停止量寬,資金便很有可能回流到歐美等發達國家,而港元亦因為美國不斷加息而再也留不住投資者,屆時投資者將會大舉把港元轉成美元,令銀行體系結餘大幅減少,勢令拆息進一步攀升。

  假如本港資金不斷流走,拆息持續攀升,銀行便再沒有理由繼續拒絕跟隨美國加息,但假如發覺問題出現才開始加息,便為時已晚,要補救亦恐來不及矣。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