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美聯物業住宅部行政總裁 布少明
自11月5日政府推出「新辣招」迄今近3周,大部分投資者入巿仍見審慎,而美國大選後,市場憧憬新總統上場會着力刺激經濟,令美匯指數創十四年高,12月美國聯儲局加息預期升溫,加上臨近年底物業交投淡季,發展商11月份推盤步伐未恢復,拖累本月至今一手成交僅錄約540多宗,較10月份約2200宗大跌約75%。
二手方面,35大指標屋苑交投仍處低位徘徊,二手樓價年底前有機會下跌5%,在美元持續走強,人民幣貶值壓力未除,內地調控樓市尚未完結下,內地資金續捧豪宅!
近年巿場資金充裕,資料顯示,涉及繳交雙倍印花稅住宅個案比率,2015年及2016年分別達到約42%及約30%,正正反映市場物業投資需求強勁,筆者之見,本港樓市長遠持續看俏,樓市受到政府接連推出控制樓市需求措施影響,並針對投資市場,導致有意在本港投資物業的人士需繳付較高昂的稅項,新稅率短期令投資者卻步,市場流通率進一步下降,二手藍籌屋苑交投低位徘徊。
綜合美聯分行資料統計,新辣招推出後,二手交投急減,35大二手屋苑於11月7日至13日及11月14日至20日的連續兩周分別僅錄得約40宗及約47宗成交,較出招前一周(10月31日至11月6日)錄得約63宗分別減少36%及25%,連續兩星期低於50宗水平,為今年二月底後首見。
一手方面,辣招後由於發展商暫抱觀望,推盤部署暫時按兵不動,拖累一手交投量顯著回落,料11月成交暫錄得約540多宗成交,較10月全月急挫約75%。
而隨着「新辣招」出台接近兩星期,巿場開始消化有關消息,加上發展商變陣推優惠吸客,個別新盤送釐印為買家「解辣」,樓巿氣氛稍為回暖,預期未來新供應充裕,發展商短期內將重拾推盤步伐,住宅巿場將重現「一手搶二手」格局。
與此同時,不少發售中的豪宅新盤繼續錄得成交,部分更是逾億元物業,個別個案需要繳付30%印花稅,亦有難得一見的「富豪級」首置客出動入巿。統計新辣招推出的前後兩星期本港逾億元超級新盤豪宅交投,由出招前兩星期,錄得8宗,涉及金額約15.6億元;至出招後兩星期,錄得9宗,涉及金額約25.2億元,急升逾6成,反映超級富豪亦看好未來本港樓市,尤其是超級豪宅板塊。
此外,市場上醞釀多時的深港通正式落實12月5日通車,儘管市場已消化有關消息,但通車後有助引發財富效應,可望進一步帶動資金投向實物資產,為後巿帶來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