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南亞戰略研究與總體國家安全\胡水君

時間:2016-11-26 03:15:43來源:大公網

  從本世紀初的「九.一一事件」,到宣稱美國是太平洋國家的奧巴馬總統即將離任,「亞洲世紀」的到來看上去越來越成為一種趨勢。這也愈發增加了地處中國南部的南亞戰略重要性。南亞研究因此顯得特別重要和必要,特別是在中國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階段。習近平主席關於中國與南亞關係的見解和思考,為未來中國的南亞戰略和研究提出了必要指引,尤其值得關注。

  習主席倡中巴命運共同體

  十八大以來,習近平主席三次出訪南亞。第一次是二○一四年九月訪問馬爾代夫、斯里蘭卡和印度。出訪期間,他在這三國的報紙上各發表一篇文章。訪問印度時,他還在印度世界事務委員會發表演講,題目是「攜手追尋民族復興之夢」,中間專門提到了中國與南亞,是一篇有關南亞的重要講話。

  第二次是二○一五年四月訪問巴基斯坦。其間,他在巴議會發表演講,題目是「構建中巴命運共同體,開闢合作共贏新征程」,中間再次專門涉及中國與南亞,是另一篇有關南亞的重要講話。習近平主席關於南亞的戰略思想,主要集中在這兩篇演講中。

  第三次是二○一六年十月,訪問孟加拉國。其間,習近平主席在孟加拉國的報紙上又發表了一篇文章,並達成中國與孟加拉國關於建立戰略合作夥伴關係的聯合聲明。而後,他在印度舉行的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八次會晤上發表題為「堅定信心,共謀發展」的講話。

  這些文章和講話,是了解習近平主席關於中國與南亞關係思想的基本文獻。此外,就南亞與國家安全的緊密聯繫以及在亞洲的重要戰略地位而言,十八大以來,習近平主席在周邊外交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二○一三年十月)、在中央國家安全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的講話(二○一四年四月)、在亞信第四次峰會上的講話(二○一四年五月)等,也是了解習近平主席關於中國與南亞關係思想的重要輔助材料。

  習近平主席有關中國與南亞的講話和文章雖然不是很多,但牽涉的內容和頭緒很廣泛,也很有戰略高度,全面深入的研究需要一個長期過程。這裏,只着重從兩個方面分析考察南亞對於中國發展的戰略意義:

  (一)南亞在世界格局中的戰略地位

  在有關南亞的系列講話中,習近平主席幾次提到對於全球現實格局的一個基本判斷。這就是,國際格局正在發生前所未有的深刻調整,其中一個重要趨勢,是亞洲在世界戰略全局中的地位不斷上升,在世界多極化、國際關係民主化進程中越來越發揮重要作用。換一句簡單的話講,「繁榮振興的亞洲世紀」正在到來。這一判斷,是審視南亞戰略地位的一個基本背景。

  與亞洲振興相應,在全球格局中其實還存在一個正在進行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過程。亞洲振興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大致同步的。歷史地看,如果說十九世紀主要是歐洲的世紀,二十世紀主要是北美的世紀,那麼,二十一世紀很有可能成為亞洲的世紀。同樣,如果說十九世紀主要是英法德等歐洲國家的世紀,二十世紀主要是美國的世紀,那麼,二十一世紀很有可能成為中國乃至亞洲國家的世紀。

  在這樣一種亞洲崛起和中國復興的態勢中,南亞究竟處於怎樣的地位?對此,習近平主席在講話和文章中幾次引用了鄧小平的一個判斷。也就是,只有等到中國、印度和其他一些鄰國都發展起來,真正的「亞洲世紀」才算到來。這是一個具有長遠戰略高度的判斷。從這個簡明扼要的判斷,可明顯看到南亞發展對於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亞洲振興的戰略意義和戰略地位。

  (二)南亞在安全體系中的戰略地位

  與中國復興和亞洲崛起相應,習近平主席在講話中提到了兩種安全觀。一是總體國家安全觀,一是亞洲安全觀。與亞洲振興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同步一樣,亞洲安全觀與總體國家安全觀也是緊密聯繫在一起的。

  對國家安全觀的重視,是十八大以來中國政治生活中的一個顯著特點。這不僅表現在中央國家安全委員會的成立,也表現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法》的通過。安全觀中的安全,包括諸如戰略通道安全等很多內容,其中,國家政權、主權、統一和領土完整,是安全觀中的一個核心內容。

  按照國家的戰略部署,本世紀頭二十年,是中國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重要戰略機遇期,包含一個基本意思,就是這一時期不發生戰爭、也不允許發動或捲入戰爭。這也意味着,「重要戰略機遇期」過後,戰爭的發生雖然仍要努力遏制,但其可能性並不被完全排除。二○一五年發布的《中國的軍事戰略》白皮書,排除了世界大戰的可能性,但承認在可預見的未來,「世界依然面臨現實和潛在的局部戰爭威脅」。

  中國向西開放重點地區

  從國家安全以及局部戰爭威脅的角度看,南亞在亞洲安全體系以及中國安全體系中都居於重要戰略地位。就南亞是中國迄今唯一沒有徹底解決陸地邊界問題的地區來說,南亞可謂中國國土安全的前沿,值得特別關注。尤其是中印邊界爭端,亟待在重要戰略機遇期通過政治和法律方式獲得根本解決。將東亞與南亞統合在一起通盤來看,南亞也很有可能構成東亞局勢變化中需要穩定的大後方。這愈發顯出南亞對於中國長期發展所具有的戰略意義。

  在系列講話中,習近平主席多次提到,一個和平穩定、發展繁榮的南亞,符合本地區國家和人民利益,也符合中國利益;南亞是充滿希望、潛力無窮的次大陸,可望成為亞洲乃至世界經濟新的增長極;中印關係已經成為二十一世紀最具活力和潛力的雙邊關係之一;中國同南亞的合作,猶如等待發掘的巨大寶藏,令人憧憬。這些話語為處理南亞與中國的關係提出了一以貫之的總指引。

  南亞是中國向西開放的重點地區,也是推進「一帶一路」和「中巴經濟走廊」以及「孟中印緬經濟走廊」建設的重點地區,這是中國目前對南亞的基本戰略定位。鑒於南亞在國際格局發生深刻變革的情勢下所具有的特殊戰略地位,習近平主席在有關南亞的系列講話中,將「親、誠、惠、容」確定為中國與南亞周邊地區交往的基本外交理念,將「和平、發展、合作」確定為中國與南亞關係的主導延伸方向。這是南亞戰略研究需要特別留意的方面。

  總體看,南亞戰略研究需要在亞洲崛起的大背景下,與國際格局、東亞形勢和中國發展緊密聯繫起來,致力於經濟發展和國家安全,朝着南亞大通道、總體國家安全的方向邁進。

西藏自治區社會科學院南亞研究所研究員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