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主席習近平早前在出席APEC期間接見特區行政長官梁振英時指出,中央政府充分肯定行政長官和特區政府的工作,希望特首帶領管治團隊綜合施策,廣泛凝聚社會共識,堅決維護國家統一。在關於「港獨」及有關議員宣誓的問題上,梁振英引述習主席的話指出,人大釋法有其必要性,在「一國兩制」下沒有「港獨」空間。
「港獨」危害不容輕視
習主席此次強調人大釋法的必要性,一方面重申了中央政府在維護香港社會穩定秩序,落實核心方針上的堅定立場;同時也反映了國家領導人對香港各界的看法及社會現象洞若觀火。人大釋法已近三星期,但社會上仍然存在少數聲音,說「港獨」在香港沒有市場,是一個「假議題」,因此沒有談論的必要。這是對「港獨」本質及危害的錯誤判斷。「港獨」從始至終得不到主流民意的支持,這的確是事實。但如因此就採取視而不見的做法等同於自欺欺人,貽害無窮。當前「港獨」更與「台獨」「藏獨」「疆獨」等同流合污,危害地區及國家的安全及利益。遏「獨」是香港的憲制性責任,是各界應有的立場,應嚴肅、堅決、果斷,不容含糊。
事實上,目前香港有部分激進人士不斷攻擊,聲稱釋法「沒有必要」,「損害法治」等;香港之外又有一眾「獨派」沆瀣一氣、聯手抬轎,破壞國家統一及安全,對中央政府的管治與威信提出挑戰。同時,美國各方勢力橫加干預,美方的媒體更連連肆意攻擊,為「港獨」違法行為背書。當前香港內外各種勢力各懷鬼胎,恰恰證明了人大釋法的必要性及急迫性。
當前,各界需要正視「港獨」行動的嚴重性、危害性。如果說過去極端分離勢力只是「紙上談兵」,那麼現在「港獨」已經付諸實質行動,觸犯法律,挑戰「一國」安全與利益,後果嚴重。其危害性是確實存在的,關鍵是各界能否看得透徹,做出正確選擇,解決問題。釐清當中的誤區,破除盲點是必要之舉。從「港獨」發起直到現在,港人忍受該違法暴力訴求已久,不容一退再退。及時遏止是明智之舉,江心補漏恐為時已晚。
因此香港社會各界在遏「獨」立場上要嚴肅、堅決、果斷,在基本法和人大釋法的指引下,廣泛凝聚各界共識,給「港獨」有力一擊,還社會以遵法護法、清正嚴明。嚴肅看待「港獨」,這代表要正視「港獨」的本質、手段和後果。站在法治、體制與主權等立場上,清晰定義播「獨」行為。「港獨」否定「香港是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分」這一基本立場,「港獨」分子更在立法會以污言穢語侮辱國家的名譽與尊嚴。這些行為都暴露了其違法、違憲、違義的立場,應嚴肅看待。遏「獨」要堅定,這要求各界立場堅定、統一,旗幟鮮明。尤其當前關鍵時刻,不應站在黨派及個人的立場嘩眾取寵,謀取政治本錢,為「港獨」騰出任何鑽空子的空間,徒然消耗香港的穩定與利益。果斷處置「港獨」,是指盡早處置一眾播「獨」議員,將「港獨」勢力徹底剔除出立會體制之外,讓立會能夠順暢運作,還立法議事場所應有效能。
嚴肅、堅決、果斷,這是香港各界對待「港獨」違法言行應持有的堅定立場。不容麻木不仁、含糊其辭又或猶豫不決,否則犧牲的將是港人的切身福利、香港的整體利益,以及「一國」的統一與安全。當前,人大依據憲法、基本法賦予的權力釋法,是切實遏制「港獨」的合法、積極、有效的手段。國家主席習近平也進一步表明人大釋法的必要性。正如特首梁振英所強調,人大對基本法釋法是香港法制的一部分。釋法是遵循法治內的手段,懲處法治外的違法勢力。各界應立場堅定,盡早處置「港獨」違法言行,消除「獨」瘤繼續坐大的空間。
推動立法根除「港獨」
與此同時,特區政府應盡早將二十三條立法列入議程,填補本港法律在維護國家安全,懲處激進分離不法行動的真空部分,讓那些「港獨」行徑承擔相應的法律後果。如此才能將「港獨」徹底清除,還社會原有的秩序、和諧與穩定,重新走上發展正軌。推動二十三條立法勢在必行。正如國家主席習近平早前強調的:「我們絕不允許任何人、任何組織、任何政黨、在任何時候、以任何形式、把任何一塊中國領土從中國分裂出去。」在對待「港獨」問題上也是如此。
人大釋法是從建制體制內,確保特區公職人員宣誓行為真誠、莊重。推動二十三條立法則是從根本上解決「港獨」問題的必要手段。二者須雙管齊下,才能真正維護香港及國家的底線與利益,維護社會的長治久安。「港獨」分子猖獗已久,「港獨」行為屢禁不止,社會是時候凝聚全民力量,祛除邪瘤,還香港以法治、秩序與公義。
全國政協委員,香港中華出入口商會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