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财经 > 正文

股海一粟/補庫存需求大 汽車零件企看高一線\谷運通

時間:2021-11-17 04:27:32來源:大公报

  周二的中美高峰會議儘管沒有達成具體協議,但市場的反應正面,恒指更是錄得六連升。由於成交仍然低迷,大市要向上突破,尚需在流動性方面有所配合。好的一面是,在雙方共同強調要處理好失控風險後,中美關係將迎來一段時間的相對穩定期,這將為互減部分關稅創造了條件。部分以美國市場為導向的出口股,包括機電、小家電、汽車零件等,短期可看高一線。

  其實中美關係的邊際緩和,對雙方以至全球都是百利無一害的大好事。現今美國的超預期高通脹,十分需要從中國進口更多產品予以平衡。而對中方而言,現時如火如荼的去債務槓桿行動,也亟需要出口的支持。互減關稅的另一個效果,可能是刺激人民幣匯率升值。人民幣的歷史性高位約6.2,這次若突破,對港股、A股均可帶來流動性,有利於提振現時低迷的市場氣氛。

  從美國進口中國產品金額的規模來看,今年頭8個月,進口最高金額的五大類項目分別為:電機及電氣設備、機械設備、傢具、汽車及零部件、塑料製品。若關稅在短期內減免,這些行業的相關上市公司應該有估值修復空間,尤其是為沃爾瑪供貨的小家電、輕工傢俬公司,以及為美國本土汽車公司供貨的汽車零部件公司。

  受到缺芯影響,美國的汽車庫存創出了歷史新低,而伴隨第四季馬來西亞汽車芯片廠恢復開工,缺芯問題將獲得緩解,在市場強需求帶動下,企業補庫存有望開啟。根據公開數據,今年9月,美國汽車庫存僅為7.6萬輛,環比減少4.9萬輛,為有統計數據以來最低水平。中金研究認為美國市場有100萬量級的補庫空間。

  除了美國市場,中國亦同樣有補庫存需求。10月乘用車零售銷量環比增加8.6%,11月至12月零售環比有望更快。

  在中美補庫存周期共震下,汽車零部件公司的彈性更強,有望迎來基本面和估值雙擊。

  除了傳統油氣車補庫存,新能源車的滲透率亦迎來突被。業界預計明年全球主流市場的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將突破10%臨界點,進入爆發期。

  中國作為全球其中一個最主要的市場和產地,新能源車在2025年、2030年和2050年的滲透率分別達到30%、61%和90%,對應的產量為747萬輛、1736萬輛和3629萬輛。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