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财经 > 正文

市場前沿/全球經濟受惠中國復常\安永中國主席 陳 凱

時間:2023-01-31 04:25:11來源:大公报

  圖:中國經濟活動復常,外資機構紛紛看好,相繼上調今年中國經濟增長預測。

  福兔迎祥,2023年在一片歡聲笑語、家人團聚喜樂之中穩步開局。國家適時優化調整疫情防控政策,為健康有序復常創造條件,更為全球經濟釋放活力和動能。

  自春運開始,全國運輸交通樞紐已重現人潮如鯽景象。據國家文化和旅遊部的數據測算,今年春節假全國國內旅遊出遊3.08億人次,按年增長23.1%,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88.6%。此外,旅遊、餐飲、電影娛樂等消費市場亦重拾復甦勢頭,為2023年的經濟注入起動力量。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計中國經濟於2023年增長4.4%,據其推算,中國經濟產能將佔全球整體增長的30%。當全球多個經濟體系忙於應對利率攀升、通脹加劇、能源價格高企的挑戰時,中國經濟活動穩步復常有助全球經濟軟着陸,減緩全球經濟衰退帶來的痛苦。

  率先受惠的必然是較為倚重旅遊產業收益的國家,當中尤以東南亞地區最快感受到中國經濟復常的力量。根據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United Nations World Tourism Organization)的數據,2019年中國旅客出境次數超逾1.54億次,消費金額近2550億美元。當這規模可觀的旅遊產業重返國際市場,足以為經歷3年低潮的旅遊產業注入強勁復甦動力。

  我們亦不可忽視3年疫情累積下來的消費力。中國人民銀行數據顯示,中國居民的存款額於2022年達至歷史高位。在未來的日子,我們可以預計中國出境旅客的消費力為各地零售市場帶來的龐大潛能,而商務公幹、學術文化交流活動亦會緊跟春運出遊重返常規行程表。人員往返交流只是第一浪,新一波經濟力量將體現於更大力度的經濟復甦,包括企業投資、業務擴充、海外人才重返中國市場發展事業。當經濟展現生機,本土消費信心會隨之加強,對提升生產力、進口貿易都有正面刺激作用。以上種種都能直接和間接地惠及全球經濟發展。

  投資者對中國市場是十分看好的,1月份的初步數據已經令外資機構相繼上調了2023年的中國經濟增長預測。事實上,中國經濟具備上行的基本因素和優勢。

  當前全球經濟最大的難關是迅猛的通脹勢頭,而中國相較歐美各國則擁有更大的空間和有利的條件控制通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2022年12月份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和生產者價格指數(PPI)數據,均反映整體物價運行平穩,中國的通脹壓力低於其他主要經濟體。因此,中國的貨幣政策會有更大的空間應對自身的需要。早前國家財政部已經表明,會作出「積極的財政政策且要加力提效,加大宏觀政策調控力度支持高品質發展」。

  港宜加大科研創新投入

  從宏觀角度來看,外圍因素仍然未許樂觀。地緣政治風險、能源價格高企、企業盈利減少等威脅繼續帶來不明朗因素,但2023年中國經濟在整體上會相較其他主要經濟體有其獨特優勢。

  中國的龐大人口和內需市場規模,能夠支撐更高的經濟增速和質量;而國內較低的通脹率可以繼續維持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這為國家推動經濟內循環奠定扎實基礎,擴大內需市場的深度和質量。

  香港應當把握當下的良好勢頭,借助其成熟的金融市場優勢,擴大和優化投資結構,助力內地企業建立和發展國際分工模式,打造一個完整的「設計─生產─分銷─消費」產業體系,提高供給質量創造新需求,推動形成強大的國內市場,促進良性經濟內循環。

  此外,香港亦要繼續發揮促進科研創新發展的角色,加強基礎研究、支持科技創新應用。其中,要加快加強深港科研合作,聯手推出更多「招商引資、吸引人才、扶持創新」的聯合政策,加強兩地在創科合作中的法規和機制對接,便利科技創新相關的人才、項目和資金的跨境流動;利用大灣區開放而包容創新的龐大市場,強化科研成果在大灣區市場的轉化,提高研究成果應用水平、效率和質量。

  春暖花開,國家經濟逐步更廣泛地復原並展現蓬勃生機,我們將迎來忙碌而充實的一年。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