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财经 > 正文

樓市強心針/市場供求形成納米樓\利嘉閣地產總裁 廖偉強

時間:2022-05-19 04:24:33來源:大公报

  疫情減退,二手市場交投即時反彈,而隨着首階段社交距離限制措施放寬,久違了的全新盤重新登場,一手交投即時出現絕地反擊,4月份新盤市場交投重越千宗,單月已相當於首季總交投量,成為近期的市場新焦點。

  新盤暢旺,原因是疫情緩和,市民的心情明顯改變,大家都願意出外消費。已經積聚了數月的購買力大規模爆發,發展商有見及此,乘勢推出全新項目,成功搶灘。

  事實上,私樓的供應很大程度繫於政府可以賣出多少地皮,上月特區政府推出屯門大欖限呎地,當中加入的限制條款是最細面積不可少於280方呎,希望藉着此舉讓港人居住面積不用太過狹窄。可惜的是,相信是發展商計算成本時,考慮了不同因素,在出價相對保守下,地皮最終流標。

  香港是自由市場,賣地後的私人住宅當然依靠發展商負責興建及銷售,而地產代理業務其中部分的生意是幫發展商銷售物業,在這幾十年之間見證了發展商不同的銷售方法及策略。在不同的年代,發展商有不同的演變,設計單位的面積需要迎合市場的需求,每個項目發展需時約4年到6年,有些項目需時更為長久。過程中,發展商會觀察市場的需求變化,從而配合設計單位面積的大小。

  值得一提的是,筆者亦見證過發展商在規劃過程中修改單位面積,主要是因應市場變化及準買家的需求及負擔能力,否則定位錯誤就會造成滯銷的困局。過去一段時間,市場確實湧現了不少納米單位,原因當然是有市場或將貨就價,令到市民更容易上車或更多選擇。市場定律是,當沒有需求的時候,這些納米單位就會滯銷。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