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财经 > 正文

交銀觀察/金融服務助推「老有所養」\交通銀行發展研究部高級研究員 黃暉

時間:2021-12-03 04:27:20來源:大公报

  圖:內地養老機構的重心在養老地產,老年醫療、康復、護理機構等數量嚴重不足。

  隨着人口老齡化進程加速,中國開始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國家戰略,發展養老產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日益凸顯。為養老產業提供優質高效的金融服務,是中國商業銀行心懷「國之大者」、踐行使命擔當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動自身高質量發展的必要舉措。

  中國人口老齡化進程正在加速。中國自1999年已步入老齡化社會。最新公布的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顯示,中國人口保持低速增長態勢,人口老齡化程度進一步加深。2010年至2020年,中國60歲及以上人口比重上升了5.44個百分點,達到18.7%;65歲及以上人口上升了4.63個百分點,達到13.5%。據世界衞生組織預測,2050年中國將有35%的人口超過60歲,成為世界上老齡化最嚴重的國家之一。

  未來產業市場規模以數十萬億計。當前,養老服務由單一的養老環節轉向老年人全領域需求滲透,由單純的養老機構加速向社居、家庭滲透。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2018年歐洲養老產業佔GDP(國內生產總值)比重高達28.5%,美國養老產業佔GDP比重22.3%,而中國養老產業佔GDP比重僅約7%。根據艾瑞諮詢數據,預計2020年中國養老產業的市場規模達到7.7萬億元(人民幣,下同),2021年養老市場規模或將突破10萬億元,2030年將達到22.3萬億元。

  養老產業未來趨勢

  服務養老產業發展對商業銀行具有重要意義。

  一是落實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的應有舉措。商業銀行支持養老產業發展,讓老年人共享改革發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同時也能較早切入銀髮經濟,助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二是拓展商業銀行未來業務增長的關鍵領域。中國養老市場具備巨大的提升空間,艾媒諮詢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僅養老護理一項的營業收入已達3837.6億元,比2014年增加了近九倍。

  三是調整商業銀行信貸資產結構的重要抓手。養老產業主要涉及老年人的醫療、康復、護理及衣食住行等非周期性行業,有利於商業銀行調整信貸資產結構,更好地應對經濟周期波動,推動自身在「十四五」時期實現高質量發展。

  中國養老機構有效供給不足,存在巨大供需缺口。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老年醫療服務及護理型床位有效供給不足。內地養老機構的重心在養老地產,老年醫療、康復、護理機構等數量嚴重不足。截至2020年底,中國每千名老年人擁有養老床位31.1張,與先進國家50張至70張的平均水平有較大差距。

  二是醫養結合度不高,無法滿足現代養老需求。目前中國存在「養老院不看病」和「醫院不養老」的問題,養老機構、醫療機構、醫保基金多頭管理,養老機構和醫療機構有機銜接不足。

  三是社會資本參與有限,產業發展資金缺口較大。根據《中國養老金融發展報告》,中國涉老產品90%的金融支持來源於政府,主要支持方式包括政府稅收優惠、低利率、專項債、投資基金、PPP(公私合營),產業發展資金來源市場化不足。

  融合發展、智慧養老、醫養結合將是未來趨勢。中國「十四五」規劃提出,「推動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協同發展,構建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培育智慧養老等新業態」,為商業銀行服務養老產業發展指明了方向:

  一是居家養老仍將是主體,社區、機構養老融合發展。中國形成「90%家庭養老,7%社區養老,3%依託機構養老」的「9073」養老格局,說明中國與日本一樣,居家養老將是主要模式。未來,居家、社區和機構養老將融合發展。養老機構將運營社區養老服務設施,不斷完善社區在醫療、監控、上門服務和精神文化對居家的支撐,同時通過多層級、多個性化、多種類的養老機構建設,為失能、高齡、獨居老人開展專業化、個性化、家居式的醫養結合養老照料。

  二是醫養結合將會加深,養老服務逐步走向專業化。大健康發展理念的促進下,醫和養將從結合走向融合,成為養老產業鏈的核心層。醫養結合作為重要內容,已經納入《國家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中長期規劃》、《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強新時代老齡工作的意見》等重要文件。國家衞健委已將醫養結合示範項目納入全國創建示範活動項目,各地形成了醫療衞生機構與養老機構簽約合作、醫療衞生機構開展養老服務、養老機構依法開展醫療衞生服務、醫療衞生服務延伸至社區和家庭四種服務模式,並逐步對居家、社區、機構養老模式進行專業化提升。

  三是智慧養老鏈接需求與供給,有效賦能居家養老服務。隨着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蓬勃發展,催生出養老新業態——智慧養老。智慧養老可以通過技術手段對傳統養老服務進行改造,將居家養老與外部服務緊密鏈接起來,進一步提升資源配置效率、有效覆蓋居家老年人群。在信息化平台和智能終端研發的基礎上,產品種類更趨豐富,包括機器人和智能家居研發等。同時,智慧養老將更關注老年人高層次需求。除了生活照料和健康管理方面,加強對學習娛樂和人文關懷等的關注。

  養老產業現有挑戰

  商業銀行服務養老產業發展面臨挑戰。目前商業銀行推出的服務主要集中於服務老年人方面,在服務養老產業方面還沒有形成系統化的綜合服務模式。商業銀行服務養老產業發展,還面臨以下挑戰:

  一是產業投入方向不清、力度不足;二是產業發展特性與信貸業務不匹配;三是商業銀行自身存在實質性創新有限問題。

  商業銀行應緊抓重點領域服務養老產業發展。養老產業鏈的核心層是醫療和養老服務,中間層是由服務衍生的藥品、設施、輔具等產品,外圈層是通過智慧養老將產品和服務進行整合。建議商業銀行重點圍繞這些領域進行業務拓展。

  一是聚焦醫養結合領域,積極服務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深度參與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推廣,服務醫養結合機構建設,醫院建設社區醫療中心、護理院,以及建設老年病、康復專病醫院等。此外,圍繞產業鏈核心企業,為上下游醫療醫藥、康復相關企業提供現金管理、資金託管、融資服務、投資諮詢等全流程一站式的綜合金融服務。

  二是對接各級智慧養老平台,大數據深挖產業鏈上下游。服務智能硬件在健康管理、養老照護和康復干預等領域的應用,助力基於互聯網、物聯網的養老信息平台建設。加大智慧養老平台數據的對接力度,為相關軟、硬件開發及建設提供資金支持,同時強化場景互通和能力輸出,嵌套提供專業的支付結算等服務。

  三是創新重資產型項目服務,探索養老投融資新模式。強化集團協同作戰能力,探索養老特色信貸產品、企業債承銷、設備金融租賃等,為養老企業提供股權、債權等多元化的融資服務。如研發包括養老地產、養老社區建設、改造貸款等特色信貸產品;圍繞為老醫療、康復,以及器械製造等開發企業債承銷、重組併購、財務顧問等投融資產品;為大型養老機構,居家、社區康養服務機構設計養老專項金融租賃服務產品。

  四是積極服務老年消費,打造老齡友好金融機構。服務老年就餐、輔助出行、幫助沐浴等適老化服務的推廣,支具、輔具、設施等老年用品的開發,以及老年社交、休閒、娛樂、教育商戶和平台的高質量發展。降低養老企業融資成本,在同等條件下優先向普惠性養老企業提供授信支持,給予優惠利率,開闢綠色審批通道。打造老齡友好金融機構,優化養老金融線上服務體驗,對線下網點進行適老化改造,提供便利的社區化「金融+」服務。

  五是加大與政府及機構的合作,合理分散項目風險。積極探索與政府開展合作,向地方政府主導的養老基礎設施項目、產業基地和園區提供融資、擔保、財務顧問等產品。對於融資規模較大的養老項目,可採取銀團貸款等方式,與政策性銀行、其他同業展開合作。支持旗下子公司積極引入市場資金,聯合社會資本設立、參投養老產業基金。通過信貸資產證券化、貸款保險等方式,與證券、基金、保險等金融機構加強合作,共同分擔投融資風險。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