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财经 > 正文

財經石評/三招提升產業鏈供應鏈\同濟大學財經研究所所長、教授 石建勳

時間:2020-11-26 04:24:27來源:大公報

  圖: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蓄勢待發,將持續為經濟發展提供強勁動力\新華社

  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並強調要加強國際產業安全合作,形成具有更強創新力、更高附加值、更安全可靠的產業鏈供應鏈。這是胸懷兩個大局,加快構建國內循環為主、國內國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統籌發展與安全的重大戰略部署。「十四五」期間,如何以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加快提升中國產業鏈供應鏈水平,需要從以下幾方面着力。

  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貫通國內國際產業鏈接,不斷提升中國產業鏈的國際化和現代化水平。開放是國家繁榮發展的必由之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持續上升,同世界經濟的聯繫更加緊密。未來,經濟全球化和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的國際鏈接、國際經濟合作仍將是世界經濟發展的客觀要求和必然趨勢。

  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

  在這個大背景和大趨勢下,我們所要構建的新發展格局是以暢通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決不是封閉的國內循環,而是高水平開放發展的國內國際雙循環,是以擴大內需為戰略基點,充分發揮中國超大規模市場的內需潛力,吸引外資、跨國企業參與到國內經濟循環活動中來,不斷提升中國產業鏈的國際化和現代化水平。

  只有在開放發展的大格局下,才能提升中國產業鏈的國際化、現代化水平;只有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融合,才能更好地發揮中國14億人口的巨大內需潛力,不斷完善國內市場體系,實現創新鏈、供應鏈、產業鏈和價值鏈的補鏈、擴鏈、強鏈,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

  在開放合作中更容易形成更強創新力、更高附加值的產業鏈,增強產業鏈韌性。開放帶來的競爭與合作,對於更好地實現「內循環為主體」,保持內循環機體的活力和競爭力至關重要,這樣才能使國內大循環的主體地位更加穩固,才能使中國的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能夠有機嵌入全球創新鏈、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市場鏈之中,讓其成為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增強不可替代性。

  為此,我們要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更加積極地參與國際分工合作,堅持進口與出口並重、利用外資和對外投資協調,增強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的黏合度,加快實現由商品和要素流動型開放向規則國際化等制度型開放轉變,提升投資和貿易便利化水平,不斷優化營商環境,促進資金、技術、人才、管理等生產要素與相關國家的交流與合作,努力打造開放穩定、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鏈、供應鏈和價值鏈。

  深化國際科技合作,促進產業鏈和全球科技創新鏈的深度融合,加快提升中國產業鏈的創新水平。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當今世界,科技創新已成為各國推動經濟增長和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動力。目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蓄勢待發,5G技術快速推廣普及,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物聯網、工業互聯網等信息產業技術快速發展,這些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興起,將持續為經濟發展提供強勁動力。

  深化國際科技合作

  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是創新鏈和產業鏈有效融合疊加的產物,提升產業鏈水平,首先要提升產業鏈的創新能力,系統打造支撐產業發展的創新鏈。嚴峻的現實告訴我們,關鍵核心技術是要不來、買不來、討不來的,但自主創新是在開放環境下的創新,絕不能關起門來搞科技創新。更高水平的開放發展將有力促進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等一系列鏈條的深度融合,科研、投資、設計、生產等多環節在開放發展中更容易帶來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的孕育和成熟。

  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提升產業鏈水平,要始終堅持以全球視野推動科技創新,全方位加強國際科技創新合作,積極主動融入全球科技創新網絡,在開放合作中提升自身科技創新能力。越是面臨封鎖打壓,越不能搞自我封閉、自我隔絕,而是要實施更加開放包容、互惠共享的國際科技合作戰略,積極推動各類創新要素在全球範圍內充分流動和優化配置,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優勢互補、合作共贏的科技合作新格局,這將有利於加速提升中國產業鏈水平。要加強國際產業安全合作,緊緊圍繞各類產業基礎高級化、科技創新國際化和產業鏈現代化,緊緊圍繞科學新發現、技術新發明、產業新方向、發展新理念,從源頭創新來全面布局國際產業安全合作,促進創新鏈與產業鏈深度融合,從而實現產業鏈再造和價值鏈提升。

  建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

  加快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吸引全球產業鏈生產要素流入。生產要素的流向,決定了產業鏈的轉移和布局。在產業鏈的建立、成熟和轉移過程中,都伴隨着資本、人才、技術、勞動力、大數據等生產性要素的流動。要穩定產業鏈供應鏈、提升產業鏈水平,首先要有能夠吸引全球產業鏈生產要素源源不斷流入的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改革開放之初,中國實施一系列對外開放吸引外資的優惠政策,充分利用土地、資源和勞動力價格低廉的比較優勢,吸引國際生產要素流入,帶動了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進入新時代,中國勞動力、土地和資源等要素供給的價格優勢不明顯,需要我們加快建設更高水平的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全面提高對外開放水平,推動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有效發揮綜合成本優勢和龐大市場優勢,更大程度地開放市場,更高水平地優化營商環境,為投資者提供更加公平、安全、開放和便利的營商環境,吸引全世界的資金、人才、物流、品牌、信息、數據等國際先進生產性要素不斷流入,不斷優化生產要素的跨國配置或跨區域流動,從而提升產業鏈的國際化和現代化水平。

  提升產業鏈水平,要充分發揮自貿區(港)、產業園區的產業集聚優勢,打造一大批吸引全球產業鏈生產要素流入的開放新高地。在自貿區(港)按照國際慣例和規則,加快實現貿易自由、投資自由、資金流動自由、運輸自由、人員停居留和就業自由、數據流動自由,吸引國際高端產業鏈生產要素入區,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先進製造業集群、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生產要素和大宗商品交易服務平台、國際貿易航運樞紐等,努力拓展中國經濟對外開放的高度、深度和廣度。另一方面,要根據產業鏈供應鏈的技術分布規律和地理區位分布特點,合理引導產業園區專業化和集中化,對產業聚集區進行有效整合,發揮產出規模效應和產業配套疊加效應,打造一批高層次開放高水平服務的現代化國際化產業園區,使其成為吸引全球高精尖要素的產業集群平台。同時,要注意發揮中國工業體系完整的優勢,加快發展關聯產業集群,有效提升產業聚集區的競爭能力,最大化發揮產業鏈網絡化、集團化和現代化的區域分布優勢。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