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财经 > 正文

青創時代\站在新起點推進大灣區建設\香港青年創新創業協會理事 趙 陽

時間:2020-02-18 04:23:53來源:大公報

  今日(2月18日)是《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正式公布一周年。過去一年,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取得了一系列重大進展:除了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正式發布,有關的配套實施方案也陸續制定並不斷完善;中央成立了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形成了有關工作機制;各地先後出台了一批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政策措施;一批有標誌性的跨境基礎設施項目實現了互聯互通;粵港澳三地交流合作日益密切深化,社會各界對大灣區的關注度和參與熱情與日俱增。站在一周年的新起點上,特別是在當下全國疫情嚴峻的形勢下,更應該一手抓抗疫防疫,一手抓恢復生產,不斷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取得新進展。

  加速推進規劃綱要落地,就要加速推動要素流動。粵港澳大灣區擁有巨大的經濟、人口總量以及深厚的產業基礎,是中國開放程度最高、經濟活力最強的區域之一,同時覆蓋了廣東九市和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有着全球獨一無二的「一二三」特徵──「一個國家、兩種制度、三個關稅區和三種貨幣」,而複雜的體制、管理因素導致城市間地位爭奪和要素競爭等問題仍然存在。在現有體制內盡可能推動要素流動和營商規則對接是大灣區一體化發展的重要前提。

  在生產要素方面,要全面實現灣區城市群生活同城化,就要更着眼於改善灣區社會民生,建設公共服務共通體系;在資金流通方面,要進一步深化跨境金融基礎設施和監管制度建設,繼續推進跨境人民幣業務創新,推動跨境貿易和跨境投資人民幣結算業務,深化外匯管理體制改革,推動建立與自貿區發展相適應的自由貿易帳戶管理體系。在推動要素流動的同時,要加強營商規則的對接,如廣東自貿區可推進粵港營商規則互認和統一標準,在企業註冊登記、許可證授予、人才引進、融資、跨境交易、投資者保護、履約、結算等方面加強與港澳對接,建立灣區統一的行業監管體系,推進粵港澳在商事仲裁、社會信用等方面的合作。

  金融中心地位加強

  粵港澳大灣區競合發展帶給金融產業發展的影響主要集中在基建融資和資產管理需求、人民幣國際化和離岸在岸業務、金融服務創新、金融科技等四個方面。香港要進一步發揮金融中心作用,圍繞以上四方面為粵港澳大灣區加速發展創造條件。

  香港的金融監管制度和標準,以及法治制度與西方類同,並獲得國際認可。大灣區內金融企業以香港作為榜樣和業務試點,推進業務在接近西方模式監管環境下的相容性發展,長遠可促進大灣區金融企業向世界各地輸出金融服務。在國家大力支持的背景下,大灣區內的各地方政府和監管機構將制訂更多的優惠政策,創建全方位的金融創新環境,對接國際高標準市場規則體系,促進粵港澳大灣區內的金融創新及服務快速發展。

  在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中,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是首要工作,未來將衍生出巨大的基建類融資需求。完善的基礎設施建設是金融業整合的基本保障,而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建設帶來的巨大融資需求和配套服務需求則是金融機構的一大機遇。在國家和全球經濟的推動下,香港成為區內重要的資產管理中心。香港一直致力提升資產管理業的競爭力,在過去數年落實的基金互認安排,就是其中一項重要措施。

  此外,在一系列政策框架下,多項貿易自由化政策、資本專案開放措施將會率先在大灣區內推出,跨境資本的高速流動,推動離岸在岸業務高速發展。通過合理分工、協作與協調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將可進一步推進離在岸市場快速融合,發揮全球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的功能。同時,粵港澳大灣區將推動灣區內股權、債權、外匯與跨境人民幣市場和碳金融等金融市場的融合與協同發展;大灣區跨境債權市場也將迎來進一步的開放。未來,或以大灣區為整體、充分利用珠三角與港澳各自的特色與優勢,提供更多與人民幣在全球配置相適應的市場工具、管理手段與政策便利,推動人民幣國際化。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