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财经 > 正文

關注共債風險抬頭

時間:2019-09-20 04:24:17來源:大公報

  圖:信用卡是促進消費的有力工具,需要把握好監管的力度和方式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 黃艷斐

  交銀觀察

  2018年以來,現金貸、互聯網消費貸、P2P等市場放貸主體日益增多,債務風險不斷聚集,市場共債客群資產質量波動明顯。共債風險暴露期下,部分客戶還款能力和還款意願降低。2019年上半年以來,銀行信用卡資產質量呈現風險抬頭之勢。

  一、上半年信用卡資產質量下滑

  從微觀角度看,2019年上半年有相關披露的銀行信用卡不良率整體呈上行趨勢。7家大中型銀行中有6家的信用卡不良率環比上升。上行幅度差異較大,最大的為57個基點,最小的是5個基點。

  從行業角度看,2018年以來信用卡貸款增速顯著放緩。2017年信用卡貸款同比增速曾達到36.95%的階段高點,而之後在2018年至2019年上半年各季度均呈現增速放緩,2019年上半年信用卡貸款同比增速降至15.50%。

  2019年上半年信用卡逾期貸款額和逾期率環比「雙升」。央行按季度披露信用卡逾期半年以上的貸款餘額及比率。信用卡2018年三季度逾期額環比大增124億元(人民幣,下同),逾期率環比上升13個基點,引發市場對經濟下行趨勢下信用卡資產質量是否會惡化加劇的擔憂。而2018年四季度形勢出現逆轉,逾期額環比減少92億元,逾期率環比下降18個基點,資產質量一度企穩。2019年上半年信用卡資產質量風險抬頭,逾期貸款額環比增加41億元,逾期率環比上升2個基點。

  二、共債風險對信用卡不良率升高的影響

  近年來個人消費金融業務呈高速發展態勢,個人貸款業務從商業銀行逐步擴展到各類消費金融公司、互聯網平台,個人消費者同時向多家金融或類金融機構借款的現象日益增多。從共債風險對信用卡不良率影響的傳導途徑來看,一方面部分網貸平台資金的提供者,可以從銀行獲得較低利率的資金,轉而投向如P2P等高利率平台進行套利(套利者);還有一部分屬於純粹的資金借貸者,同時向多家機構或平台借款(共債者),且存在借東牆補西牆的情況。無論是套利者還是共債者,其核心還款來源都不是自身收入,而是網貸平台的貸款或盈利。因此,一旦網貸平台經營出現問題,共債風險就將通過套利者和共債者兩條主線,向商銀表內傳導。

  中國在2018年推進化解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嚴監管舉措,P2P等網貸平台集中爆雷,問題平台數量大幅下降,共債風險得到一定程度的釋放。在共債風險暴露期下,資質較差、信貸資源獲取能力較弱的那部分信用卡貸款人兌付發生困難。由於信用卡逾期半年貸款距離風險暴露有六個月的時滯,因此這一輪P2P風險整治集中反應在商業銀行2019年前兩季度財務數據中。鑒於資產質量指標具有一定滯後性,因此需關注不良率攀升趨勢,及時採取防範措施保持銀行資產質量穩定。  

  三、應對信用卡風險抬頭的相關建議

  過去信用卡的風險較為單一,而如今「信用卡危機」的爆發已經與「共債風險」緊密地聯繫在一起,即信用卡的風險可能已經不是用卡本身所引發的,而是由消費金融、P2P、網貸等渠道共同構成。其他渠道的監管和整治,其風險暴露壓力可能最終落到信用卡業務上,這對於信用卡的風險防範提出了更高要求。

  行業監管上,鑒於信用卡是促進消費的有力工具,需要把握好監管的力度和方式。一方面要防止信用卡資金違規流向其他領域,警惕共債風險推高居民槓桿率。同時也要關注就業和樓市穩定,防止居民可支配收入收縮引發的債務實質性違約風險。還要加強對信用卡負債佔可支配收入比、居民槓桿率、信用卡消費佔個人消費總支出等關鍵指標的持續跟蹤研判。

  發卡機構應針對性地調整風險政策。嚴格審查客戶資信水平、利用風險評級預測模型工具、對疑似共債客戶升級管控規則,擴大高風險客戶預警範圍,針對疑似共債客戶等高風險客戶採取降額、提前催收直至退出等主動管控措施,運用大數據等創新技術手段持續提升催收管理效能。同時還應提升信用卡運營理念,從過去產品、營銷、風險等業務流程的割裂模式向「產品─營銷─風險」一體化模式轉變,將場景營銷、金融科技、風險管理一併納入到信用卡業務鏈條。

  (文章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供職單位)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