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财经 > 正文

利用跨境電商拓展內銷/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會長 吳宏斌

時間:2019-01-18 03:18:29來源:大公報

  圖:通過跨境電商平台銷售商品成本較低,審批較易,港商可藉此渠道引進產品到內地

  早前看到一則報道,稱自去年起韓國首爾的東大門每晚均出現一批為數過百的中國零售代購,他們進行產品直播然後即時接受國內同胞的訂單,更令筆者驚訝的是,這門新興產業每年竟為韓國帶來超過10億港元的銷售額。

  確實,近年包括代購在內的跨境電商已成為中國進口的一個新興渠道,且交易規模穩步擴大,從2013年的3.15萬億元(人民幣,下同)上升至2017年的8.06萬億元,年增長率達26.5%,2018年更可有望突破9萬億元。

  中央對跨境電商重視有加,將其定位為「促進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推動力之一」;並從2012年起相繼頒布多項支持政策,涉及總體制度、環境建設、支付、通關和海外倉等方面。

  去年11月底舉行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延續和完善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政策,例如將跨境電商進口試點城市從之前的15個擴大到新增的22個城市;同時,亦提高了個人「海淘」優惠限額,由每人每年2萬元增至2.6萬元;也將葡萄汽酒、麥芽釀造的啤酒和健身器材等需求量大的63個稅目商品加入稅收優惠項目。這些措施,不但能滿足國民消費升級的需要,亦有助穩定外貿進出口和增加就業,新政策更透過對各持份者的職責作出明確界定和加強執法,建立了跨境電商的規範,促進行業的健康發展。

  籲港商摒棄保守思維

  內地跨境電商發展迅猛,但香港看來仍未能分到一杯羹。一直以來,有說跨境電商這種「去中介化」模式的興起,是對香港作為國際貿易樞紐角色的一大衝擊,加上香港在電子商務方面的落後為人詬病,大部分從事傳統零售和貿易的商人,他們對電子商務或網絡銷售的運作並不熟悉,所以一直在跨境電商世界的參與度很低。

  其實,香港的貿易商、進口商和代理商有很多與外國商家合作的經驗,同時又了解內地消費者的口味特徵,再加上在品牌發展方面經驗豐富,絕對有優勢發展跨境電商業務。

  一般而言,通過跨境電商平台銷售商品成本較低,在檢測程序和產品審批上亦較一般進口貿易簡易,港商可以藉此渠道,引進更多不同品牌和種類產品到內地。中美貿易戰或許持續一段長時間,以跨境電商模式發展內銷業務未嘗不是港商的出路,但大前提是先要摒棄保守的營商思維,大膽踏出第一步。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