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财经 > 正文

財經觀察/匯率政策重擊日本製造業\李耀華

時間:2022-11-28 04:25:29來源:大公报

  圖:東南亞各地都把本國匯率緊釘住美元,唯獨日本例外,奉行自由浮動匯率制度。

  日本汽車和家庭電器業向來稱霸全球,然而後者近年來日漸走下坡,究其原因,是家電業務依靠的兩大優勢:價格及技術,都未能保持,更是步進慢慢衰落之途。

  在家電業務市場,有三項決定因素,分別為:人力、匯率和規模經濟。首先看一看人力,日本目前的平均工資是全亞洲最高。再加上人口老化和勞工供應短缺等問題,更令日本的人力成本比東南亞各國還要高。

  其次是匯率,東南亞各地都把本國匯率緊釘住美元,唯獨日本例外,奉行自由浮動匯率制度。自1980年以來,日圓兌美元經歷了兩次的大幅升值,首先是1985年與美國、法國、英國、德國訂立的廣場協議,令日圓兌美元曾由260日圓升至120日圓水平。第二次則是美國爆發的次按危機,一度令日圓兌美元由120升至76日圓水平。正因經歷該兩次大升值,日本家電商的價格優勢經已蕩然無存。

  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於第二度拜相後,為了挽救整個日本製造業,推出安倍經濟學,主要是狂印銀紙,以令日圓大幅貶值。該措施雖令日圓由75水平急跌至120,奈何為時已晚,日本家電的市場佔有率已被中國和韓國所瓜分了。日本聲寶、新力、樂聲、日立、東芝,及其他全球家電市場的企業,繼出現經營困難。

  至於第三的規模經濟,簡單來說即產量愈多,每件產品成本便愈低。在上世紀80和90年代,日本電氣市場雄霸全球,同時規模經濟很好。然而,自從本世紀初,中國和韓國的家電全面攻佔環球市場,例如韓國自從1997年金融風暴以後痛定思痛,在美國投下巨資,最後便成功搶佔家電市場。再加上韓國自從金融風暴後貨幣大幅貶值,這便更有利公司在海外推售產品。日本在佔有率方面已是頹勢畢呈。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