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财经 > 正文

財經觀察/貨幣財政政策並行 免卻減息後遺症/大公報記者李耀華

時間:2019-08-21 04:24:27來源:大公報

  美國傳媒周二廣泛報道,白宮為了刺激經濟,將再次減稅,而德國在周一亦表示,將會推出總值4000億港元的經濟刺激方案。連同較早前泰國、印尼等,亦有意推出巨額刺激措施,反映全球各國已兼用財政和貨幣措施來刺激經濟,一改過去十年偏重寬鬆貨幣政策的做法。

  自從2008年爆發金融風暴後,在美國牽頭下,日本、英國、瑞典、歐元區等相繼透過超低息和量化寬鬆來刺激經濟。經過一輪量寬和低利率措施後,美國、歐洲、日本、英國和多個新興國家的經濟都避過衰退。

  美國經濟在受惠於量寬下,已慢慢回復海嘯前的動力,加上總統特朗普為了盡快取得政績,在2018年初簽署了稅改法案,實行30多年來最大規模的稅改,令未來10年內,約80%家庭的稅負減低,而大多數美企亦可享受較低的稅後資金成本。在稅改推行後,美國經濟明顯改善,經濟增長率在去年全年錄得2.9%,為2015年以來最強勁,而企業盈利增長亦有顯著改善,去年次季美企盈利更曾創下歷史新高。

  然而,歐元區、日本和英國等經濟雖然因為量寬而逃過再度衰退的厄運,但經濟在多年來都未見顯著改善,於是把寬鬆政策推向極致,紛紛推出負利率措施。

  有別於以上這些國家,美國經濟不但避過衰退,更不斷改善,聯儲局已逐漸退市,並由2015年底開始加息,令貨幣政策逐步正常化。然而,自從美國去年中向中國發動貿易戰後,形勢急變。全球增長大幅降溫,金融市場亦急劇波動,使日本、歐洲等國被迫延遲,甚至放棄退市計劃。

  但在多年的量化寬鬆後,多國利率已跌至歷史新低,而連番購債後,債市的流通量大減,要進一步量寬看來並不容易。近日盛傳德國和其他新興市場準備推出財政刺激措施,配合現行的貨幣措施來催谷經濟。

  美國雖然仍有息可減,但在今個經濟低潮中,相信不會完全重施故伎,主要原因是減息政策損害銀行盈利,令本身為百業之母的行業難保增長。而且,雖然經過了七次的加息,但按歷史水平來說,利率目前仍然偏低。在這情況下,便唯有貨幣和財政政策並行,以減少減息所產生的後遺症。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