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财经 > 正文

滬指採用新編製方法 利好股市

時間:2020-06-20 04:25:21來源:大公報

剔除ST股 延新股計入時間 納科創板

  上證綜指迎來問世以來的第四次調整。上海證券交易所昨日宣布,將自下月22日起修訂上證綜指的編製方案。總體來看,本次修訂主要包括三個方向,分別涉及剔除被實施風險警示的(ST、*ST)股票、延遲新股計入時間,以及納入科創板證券。上交所表示,是次修訂是借鑒國際代表性指數編製調整的做法,指數方案變更生效日點位與前一交易日點位無縫銜接,生效日實時點位基於前一交易日收盤點位及樣本股當日漲跌幅計算。因此,上證綜指編製修訂的實施不會影響上證綜指的連續性,不影響投資者觀測市場行情。分析認為,編製方法改革利好股市(見另稿)。

  與時並進\大公報記者 彭巧容

  上證綜指是A股市場歷史最為悠久的指數,於1991年7月15日正式推出。在發布之初,該指數以1990年12月19日為基日,以100點為基點。

  無縫銜接 不影響連續性

  上證綜指編製方式調整之後上證綜指會否出現一個斷檔?據內媒引述上交所解釋,上證綜指使用的是除數計算法,也就是指數編製方案變更生效日點位與前一交易日點位是無縫銜接的,生效日實時點位基於前一交易日收盤點位及樣本股當日漲跌幅計算。這樣可以保證計算是連續的,所以不會影響上證綜指的連續性,也不會出現大幅跳升或斷裂下降的情況。

  至於將新股計入上證綜指的時間由上市第11個交易日延遲至上市1年後的原因,上交所解釋,一方面,國際代表性指數通常有設定新股計入指數的時間;另基於A股市場新股上市初期存在「連續漲停」及高波動現象,以2010年至2019年為例,滬市新股1年內平均收益波動率約為同期上證綜指的2.9倍,計入高波動新股不利上證綜指的穩定。然而,日均總市場排名在滬市前10位的新上市公司可在上市滿3個月後計入指數,以保持上證綜指的代表性。

  對於指數將剔除ST、*ST股票,上交所表示,被實施風險警示的股票存在較高風險,基本面存在較大不確定性,投資價值受到影響,難以代表上市公司主流情況。剔除這些股票有利於上證綜指更好發揮投資功能,更好反映滬市上市公司總體表現。上交所列舉的數據顯示,截至5月底,上證綜指樣本中包含85隻被實施風險警示的股票,合計權重0.6%,相信剔除被實施風險警示股票不會影響其綜合指數定位。

  科創板證券在去年7月22日啟動上市,上交所在持續跟蹤評估近一年時間後認為,科創板運行平穩。截至5月底,科創板上市公司已達105家,總市值達到1.6萬億元,已成為滬市的重要組成部分,科創板證券計入上證綜指的必要性日益凸顯。同時,科創板上市公司涵蓋諸多科技創新企業,科創板證券的計入不僅可提高上證綜指的市場代表性,也將進一步提升上證綜指的中科創新型新興產業的上市公司佔比,使上證綜指更好的反映滬市結構變化。

  上交所將推科創50指

  為集中體現科創板核心上市公司股價表現,上交所將推出「上證科創板50成份指數」(簡稱「科創50」),將於下月23日正式發布實時行情。由科創板中市值大、流動性好的50隻證券組成,以2019年12月31日為基日,基點為1000點。作為反映科創板證券價格表現的首條指數,同時也配套發布「科創50」全收益指數和淨收益指數。此外,由於科創板允許紅籌企業發行的存託憑證及不同投票權架構公司上市,「科創50」指數除普通股外,將紅籌企業發行的科創板上市存託憑證、不同投票權架構公司股票納入樣本,以增強指數代表性。科創50樣本股名單同時發布,包括華興源創、中國通號、金山辦公、中微公司等50隻股票。

  下一步,上交所將充分聽取市場意見,經專家委員會審議後,形成科創板上市股票與紅籌企業發行的存託憑證納入上證核心成份指數樣本空間(上證50、上證180、上證380等)具體安排。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