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德.斯塔埃爾的三隻梨子/李 夢

時間:2018-06-21 03:15:43來源:大公網

  圖:斯塔埃爾畫作《靜物,梨,綠和橙色背景》/作者供圖

  上周末與幾位朋友合辦了一場藝術導賞活動,去中環季豐軒欣賞「綠磨坊街」六人聯展。展廳中固然有趙無極等名家的大尺幅作品,我卻尤其被其中一幅靜物畫作吸引,那是俄裔法國藝術家德.斯塔埃爾(Nicolas DE STAËL,一九一四至一九五五年)的作品《靜物,梨,綠和橙色背景》。

  見到這幅畫之前,德.斯塔埃爾在我的慣常印象中,是一位風景畫家。他的那些以顏料「厚塗」技法(impasto)創作的半抽象、半具象的風景作品通常顏色明快,富於律動,色塊宛若在畫布上追逐舞動。

  之所以將斯塔埃爾的風景畫作形容為「半抽象、半具象」,是因為這位法國畫家雖說擅長用幾何圖形呈現山、海、樹木和房屋等自然及世俗風景,卻並非像某些抽象畫家那樣完全棄具象於不顧,而是盡可能地保有原物形貌。畫家曾說過:「你並不是畫你所看見的或你所想到的,你畫的是真正震動你的事物。」他一直不願意將自己的作品歸類為「抽象畫作」,因為在他看來,所謂的藝術創作並非從無到有地憑想像建構整個世界,而是將現實情境中無關緊要的旁枝末節除去,僅留下那些關鍵的圖形,令畫作呈現出簡約、克制又不失其豐富的美感。

  常有人將斯塔埃爾稱作「第二代抽象畫家」,而將康定斯基(Wassily Kandinsky,一八六六至一九四四年)等人視為抽象藝術的奠基人。說起來,斯塔埃爾和康定斯基的成長背景有些類似,都是出生在俄羅斯,其後因為二十世紀初期祖國局勢的動盪而離鄉,在歐洲諸國遊走,最終定居巴黎。

  二十世紀初的法國巴黎,幾乎是全世界藝術家的理想之地。在外人看來,那裏生機勃勃,充滿想像,每時每刻都湧現出天資卓著的明星,以及新鮮的畫派及風格。一九三○年代,斯塔埃爾自布魯塞爾皇家藝術學院畢業之後,像很多年輕藝術家一樣來到巴黎找尋理想,暫住在綠磨坊街上。

  與前輩康定斯基多用扭結的線條呈現某種音樂的律動或是快感,斯塔埃爾的抽象世界顯得更為理性且工整。不論康定斯基還是與他同為抽象藝術先驅的馬列維奇,他們筆下的世界是超然於現實之外的,沒有世俗情景作為參照,全然是想像甚至是幻夢的產物。馬列維奇雖說與斯塔埃爾一樣,樂意將顏色鮮艷的幾何圖形拼貼在畫布上,以營造出規整而克制的氣氛,不過,他的那些方塊畫,誠如他本人所言,「是無物象的創作」。相比之下,斯塔埃爾則不想與塵世的風景如此決絕地道別。

  斯塔埃爾的風景畫,雖說也是色塊的堆疊,卻仍能為觀眾提供物象上的暗示,因此,看畫的人不至於混淆畫中的山或是海,農田或是房舍。甚至,他偶爾會嘗試寫實,例如正在季豐軒展出的這幅《靜物,梨,綠和橙色背景》,便幾乎稱不上抽象,其中的白色盤子和盤中的三隻梨子均清晰可辨。

  如果我們將斯塔埃爾的靜物畫與十七世紀荷蘭藝術家筆下的靜物畫略作比較,不難發現其中的相異之處。對於四百多年前的荷蘭人來說,靜物畫要盡可能地逼真,不論畫中蔬果上的蟲眼,抑或窗外陽光照射在畫中意象表面而生出的陰影,都要完全依照實物來創作,不容許畫家有任何背離現實或邏輯的自由發揮。而時間向後延展一百多年,到了法國人塞尚那裏,他對於三維空間以及光影明暗的精準描繪興趣不大,而是更關心色彩,以及物件之間的關聯。

  人們之所以說塞尚「用一隻蘋果震驚了巴黎」,不是說他將那隻蘋果畫得如何逼真,而是他藉由蘋果這意象,探索藝術表達的新方法。也為後來熱衷二維平面的立體主義與抽象表現主義開拓新鮮路向。看過塞尚的靜物畫,我們再看斯塔埃爾的類似作品,便不會覺得突兀了。畫中拼貼式的構圖,平面而非立體的呈現方式,甚至描摹意象的簡約筆調,幾乎都是從塞尚那裏沿循承繼,只不過在抽象與具象的拿捏程度上,愈發從容罷了。

  斯塔埃爾創作這幅靜物畫時,已然在抽象風景世界中探索許久,卻仍然不時地回到具象情境中小試身手:「我試着去畫一些簡單的形狀,去尋找一種自由的表現。」其實,抽象與具象之間從無必然的分野,就如同想像與現實的邊界永遠模糊。殊途同歸,藝術創作傾力抵達的終點,不外是「自由」二字。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