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古典與現代/凡 心

時間:2018-06-20 03:16:18來源:大公網

  那一晚香港小交響樂團的演奏,有柴可夫斯基的交響樂和貝多芬的鋼琴協奏曲。但第一首演奏的,是現代音樂流派的《逆流》。作曲家是法國人,看上去不算太年輕。節目單介紹,他在電影配樂方面造詣頗深。

  該曲那晚是世界首演。此曲的演出效果,對當晚的音樂會和他本人,意義都非同一般。

  古典音樂有嚴格的規程及格律要求,偉大的古典作曲家們已經創出了他們的輝煌。縱然是百多二百年後,這些曲子仍具有非常強的感染力,一代代地哺育了音樂愛好者和民眾。

  一般的民眾未受過古典音樂的教育,不諳其中門道。但音樂令他們愉悅、溫柔、沉思、哀傷或震撼,這是音樂作品整體效果的魅力。他們不一定深明樂章之間的配合與風格對比,樂器間的獨奏或協奏,配器的效果……但有一點可以肯定,他們喜歡,是因為這些曲子好聽。

  「好聽」就包括了有旋律感。許多流暢、優美、上口的樂段,很多人都能哼唱幾句。如德伏扎克的《新大陸交響樂》,貝多芬的《田園交響樂》,莫扎特的《小步舞曲》,它們打破了古典音樂高不可攀的印象,以富有旋律感的樂段叩響了普通人的心靈。

  《逆流》從字面上去理解,該是表現一股衝破阻力逆流而上的水流,也可理解成是一顆反世俗的心靈與社會的搏鬥。全曲着重表現各種樂器的音色和交響,幾乎沒有「曲」的旋律,更像是表現力度和節奏的敲擊樂。

  作曲家大概很沉迷於這種反傳統的、不以旋律美感取勝的形式,「流暢、優美、富旋律感」也大概不是評價現代音樂的標準。但樂曲開始不久,聽眾中便出現了輕微的不安與騷動,我想不少人都和我一樣自問:是我的欣賞力出問題了嗎?

  全曲結束,作曲家上台和大家見面,觀眾的掌聲是禮貌但不走心的。

  不敢去評論作品和首演結果。我只能說自己老派,喜歡的是音樂的旋律感,我不是這種現代音樂的知音。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