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以寫作保留希望/楊勁松

時間:2018-04-25 03:16:10來源:大公網

  以寫作保留希望,這是作家蘇童上周在廣州演講的標題,他用費里尼的經典電影《八又二分之一》為例,講述文學與現實困境之間的關係,他說八與九都是中國人偏愛的兩個數字,兩數之間努力的方向上下不同,他認為文學寫作能給予人們在現實困頓的希望。

  與蘇童同時獲獎的還有嚴歌苓,她與讀者分享了小說創作中虛構的力量。她坦言自己是位膽怯的人,所以才寫小說。小說作家躲避直言,將自己對生活現實的真情實感投影到虛構的人物與故事中,她創作的小說都在表達自己的真實。

  她認為《少女小漁》與《芳華》都是對善良進行一次呼喚。二十年前,她曾說善良已經成了人類品行中的次要美德,而今天它已成為了被人嘲笑、被人編段子打趣的最次要美德,「人類起始於弱肉強食,而善良是宗教緣起後才被推崇的高尚情操。善良則在人們已不為隔夜糧焦慮,定心關照同類時才產生。因而善良的施與者是自認為富足之人。舊時大戶年關賑濟,當下富豪發起慈善,總之都是盈餘安詳之後的所思所為,也就是由富而貴的必由途徑。我們都明白富有不等於高貴,高貴可以不富有,因為它更是一種精神地位。」

  她認為這兩部小說的主人公都是孤獨的善者。她看夠了富有之極的人還在爾虞我詐、貪得無厭,從一個惡性競爭的角鬥場撲向下一個同樣惡性的角鬥場,她便心生為曾經的善良年代書寫一部小說的願望,才有了比現實更純粹、更理想化的《芳華》。該小說銷量已百萬,屢獲年度文學獎,嚴歌苓對讀者說:「也許聽見了我內心對善良的無力呼喚。或許你們也像我一樣,黯然了,感動了,所以你們給了我珍貴的獎賞。」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