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人生與人口/耶 生

時間:2017-12-03 03:15:56來源:大公網

  一直有一個不能實現的心願,就是替世上每一個人寫一本自傳。

  小時候,在太公那裏見過我家的族譜。一本紅色封面的線裝書,當年剛好電視台做梁朝偉和劉德華的《鹿鼎記》,我心想,這不是《四十二章經》嗎?揭開族譜,一個又一個陌生的名字,太公不斷揭,終於找到爺爺、父親和一眾伯父的名字,當時心中有種莫名的興奮。之後太公指着父親下面的空位,說遲些我會找人把你和你弟的名字印在這裏。

  後來太公仙逝,父親常說族譜就在他那裏,但我再也沒見過,也不知道我的名字被寫上了沒有。偶爾,我會想起那次揭開族譜的場景,那些已經記不起來的祖先的名字,彷彿是他們唯一存在過的證據。他們曾經有過怎樣的經歷,是富足的,還是艱苦的,根本無法知道。我有時會想,如果我……,不,不如這樣說:如果某一個偉人的祖先,曾經遭遇幾乎失去生命的劫難,他能否跨過這一劫,不是跟這個偉人的生存有莫大關係嗎?用這個角度,這個祖先的人生,不重要嗎?

  然而,在歷史書寫上,只有一小部分人的人生被留下了,如所有皇帝、大臣,宗教領袖,或有特別貢獻的人,如造紙的蔡倫、發明電燈的愛迪生、會飛的萊特兄弟等,其餘的,如果在歷史中出現,都會成為人口,如每一場戰爭的傷亡人數,每一次天災的死亡數字,或在地方誌中靜靜地成為每省每市人口的一分子,但在那以億計的數字背後,能夠找到人生嗎?沒有。所以,我不喜歡「人口」這兩個字,比之於人生,人口冷冰冰的,彷彿可以隨時遷移,隨時殺滅。殺滅人口,跟殺滅人生,一字之差,重量不一樣。

  當我們從一個大歷史的角度去看,有些人的人生重要些,因為對世界的貢獻大些。但從人的角度,誰能說一個為了養大兒子而每天到地盤做苦力的工人不偉大?每個人都書寫着自己的故事,歷史巨輪的推動,靠大齒輪,也靠無數的小螺絲,我不想小螺絲被歷史無情地驅趕,但我也是小螺絲,又能做什麼?

  我想給每個人寫自傳。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